首页 > 实用技巧 > 干货教程 > 合资车企千万辆冗余产能何去何从

合资车企千万辆冗余产能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24-12-14 19:12:01来源: 18836995956

行至岁末,各家车企进入销量冲刺的关键阶段。在刚刚过去的11月,一直一蹶不振的合资品牌也终于“苏醒”,上汽通用、一汽丰田等合资品牌11月销量均实现环比增长,创年内新高。然而,这一短暂复苏似乎无济于事,难以遏制合资品牌在华份额缩水态势。近日,瑞银方面分析称,2020~2024年,跨国车企在华产能利用率从73%下降至56%。据估算,跨国车企在中国预计将有1000万辆冗余产能需削减。

“断臂求生”成日常

40年前上汽大众成立,中国汽车合资时代大幕正式开启。40年来,合资品牌伴随中国汽车市场的崛起一路扩张,市占率曾一度高达70%。然而,近年来,“躺着赚钱”的合资品牌们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寒意,“收缩”“下滑”“关停”成为合资品牌如今的常见标签。

12月5日,据彭博社报道,根据通用汽车提交的证券文件,该公司将在中国业务的重组中承担超50亿美元的支持和资产减值,预计将对其在中国合资企业的价值减记26亿~29亿美元。文件显示,通用还预估支出27亿美元(约196.86亿元人民币)的重组费用,主要用于关闭工厂和减少不盈利车型的生产。对此,通用中国声明,为实现上期发展目标,正采取措施减少库存、按需生产、保护价格体系及降低固定成本。

今年8月,上汽通用曾传出裁员、削减产能的消息。据了解,上汽通用在国内共拥有浦东金桥、烟台东岳、沈阳北盛和武汉四大生产基地,合计年产能约260万辆。而2023年,上汽通用销量仅100.1万辆,产能利用率不足50%,关停工厂实属无奈之举。今年10月,上汽通用仅生产3.6万辆汽车,同比下降61.97%。

日系车企在华关停工厂的举措同样时有发生。6月,日产汽车宣布正式关闭其与东风汽车合资的常州乘用车工厂,这是日产汽车在中国首次关闭乘用车工厂。据悉,该工厂主要生产逍客车型,年产能约为13万辆,占日产在华总产量的10%左右,2020年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

7月,本田中国宣布,计划关闭在中国的部分生产线,将在华燃油车产能从149万辆降至120万辆。其中,广汽本田于10月关闭年产能为5万辆的第四生产线,该生产线主要生产中型车雅阁,产线关闭后该车型将转移至第二产线生产,原产线生产设施或被拆除,后续计划作为仓库使用。东风本田则于11月停年产能24万辆的第二生产线。

曾在巅峰时期设立5个中国工厂的北京现代,整车年产能超165万辆,而今年1~10月在华销量仅13.4万辆。为缩减开支,北京现代先后出售北京第一工厂、低价甩卖重庆工厂、停产沧州工厂,年产能跌至45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仅是在中国,部分跨国车企海外工厂也难以保全。9月,大众宣布考虑关闭至少一家较大的本土汽车制造厂和一家本土零部件厂。若这一计划最终得以落实,将是大众集团87年历史上首次关闭位于德国本土的工厂;6月,铃木汽车宣布,由于销量低迷,将在2025年底前关闭位于泰国罗勇府的工厂;8月,本田宣布将于2025年停止其泰国大城府工厂的整车生产,相关车辆生产将整合到巴真府工厂。不久前,Stellantis集团计划关闭位于英国的卢顿工厂,这意味着沃克斯豪尔自1905年以来在卢顿长达120年的生产历史即将终结。

销量跌跌不休是主因

跨国车企不断关停在华乃至海外其他国家工厂,与其不断下滑的销量脱不开干系。就在华合资品牌而言,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表示,近年来合资品牌市场销量表现出大幅下滑趋势,而这一趋势目前尚未看到扭转的希望。“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关键时期,合资品牌的转型力度、强度、效果都不足以支撑其迅速实现转型,市场份额被蚕食已成必然。”他说。

在销量表现上,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的数据,今年10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57万辆,同比下降17%。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5.8%,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2.9%,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4%,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以日产汽车为例,10月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10月销量为61170辆,同比下降16.52%。本田也出现大幅下降,其中广汽本田10月销量同比下滑33.29%,东风本田同比下滑45.20%。即便是电动化转型在合资品牌中出类拔萃的大众汽车,今年前三季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也下降了24.7万辆,降幅达11.5%。

销量下降引发的利润压缩让合资品牌不堪重负,削减产能刻不容缓。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便表示,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市场面临销量下降和利润压缩的双重挑战,其平均每年约200亿美元的利润空间正受到威胁。受制于销量增长瓶颈和近两年爆发的激烈价格战,跨国汽车公司陷入利润和销量双输的窘境。依据国内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计算,2023年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市场赚取的净利润同比下跌32%,2024年上半年又同比下跌44%。

根据瑞银报告,2014~2022年间,全国汽车制造商及其合资企业平均每年赚取了约1500亿元净利润,约相当于2023年比亚迪、长城汽车、吉利和理想汽车净利润总和的3倍。但是,由于本地竞争压力,以及技术向电气化、智能化发展,这一部分利润将难再赚取。以上汽通用为例,2017年上汽通用净利润为154.21亿元,而2023年仅25.43亿元。上汽集团2024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汽通用由盈转亏,净利润亏损22.75亿元,不复“利润奶牛”的风采。

内销转出口缓解产能压力

为缓解高达千万辆的产能过剩压力,去年以来,悦达起亚、东风本田、神龙汽车等不少合资品牌开始转战海外市场,以出口带动内销。

去年5月,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表示,福特在中国的战略将发生变化,其新战略的重点是商用车业务、电动汽车和出口业务。据称,今后福特会将中国作为出口中心,向南美、澳洲和墨西哥等市场出口价格更低的电动车和商用车。目前,福特中国已经把中国产的林肯航海家,福特蒙迪欧、领睿、途睿欧等一系列车型推向全球市场。2024年上半年,福特中国的出口销量达到了7.5万辆,同比大涨45%。

去年10月,神龙汽车发布全新发展战略,计划以“神龙造·全球销”为战略方向,扩大整车和零部件的出口业务。今年1~6月,神龙汽车海外出口同比增长32%,已实现11个区域市场的突破。

北京现代也提出在国际市场“反哺”现代汽车的计划。据悉,未来北京现代将成为现代汽车全球出口基地,北京现代投放的所有燃油车、新能源车产品均将面向国际市场,力争3年内出口量达到10万辆。据了解,在海外市场,北京现代2024年出口业务已实现同比400%的增长,累计出口量突破5万辆大关,业务版图覆盖非洲、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多个地区。

与国内市场的挫败相比,悦达起亚在海外市场风生水起。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悦达起亚出口数量为13.64万辆,月均销量超万辆,接近国内销量的1倍,已然成为悦达起亚销量的重要来源。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排名前十的汽车品牌中,悦达起亚赫然在列。东风本田、广汽本田、长安林肯等合资品牌也位居排名前二十,合资品牌出口似乎已初见成效。对此,付于武认为,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中国汽车产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非常齐全,产品迭代速度也足够快,又颇具成本优势,合资品牌依靠“中国制造”出口海外具备一定优势。

不过,出口之路也并不好走。瑞银分析认为,合资品牌向海外出口存在一定局限性。大规模出口不仅容易触发贸易保护主义,同时跨国汽车制造商海外全资子公司业务将受到合资公司的蚕食。2023年,现代汽车决定在韩国市场导入北京现代生产的索纳塔出租车时,便遭到现代汽车工会的反对,称此举违反了工会与现代汽车达成的集体谈判协议。今年5月,有韩媒报道,现代汽车工会向现代汽车发出2024年集体谈判要求,要求案中提出“禁止从海外工厂反向进口”,适用范围包括停产汽车。

对此,付于武表示:“贸易保护措施在所难免,此前日韩汽车产业出口也曾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今自主品牌出口遇到这些壁垒,合资品牌同样也需要面对,这是企业全球化过程中必然会遭遇的,不能就此放弃。”巩旻提到,跨国车企可借助中国智能化技术提升产品实力,并利用中国电动化、智能化产业链的成本优势,在自主品牌难以进入的美国、加拿大等贸易保护主义市场寻求发展空间。

资源整合亦是重要命题

在合资品牌寻求出路的同时,自主品牌则势头正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10月,乘用车市场中国品牌占比首次跨过70%大关,达到70.1%,同比提升10.4个百分点。瑞银判断,全球汽车制造商和依靠合资品牌发展的国有汽车企业丢失的市场份额,将转移至自主品牌、新势力和跨界科技企业。市场份额的一步步扩大,使得部分自主品牌出现了产能扩张的需求。

今年6月,蔚来汽车获批建设第三工厂,这将使其现有产能扩大至年产100万辆。对此,蔚来方面称,现有的两座工厂已达到设计的单班产能,后续随着新品推出,现有工厂产能将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开工建设第三家工厂。

不久前,零跑汽车方面表示,由于目前订单交付受制于产能,金华两家工厂产能基本饱和,公司正在加紧布局杭州新建工厂,目标是明年上半年投产。此外,金华第三工厂也在规划中,预计明年年底或后年年初投入生产。根据规划,到明年年底,零跑产能布局将达100万辆。

此外,作为“新新势力”的小米汽车也在持续扩大产能,以确保尽早交付。据悉,小米SU7交付量已连续2个月突破2万辆。11月18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表示,小米SU7交付已累计超10万辆,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将冲刺全年交付13万辆的新目标。有消息称,小米汽车目前仍有超10万个订单未交付,且目前单周锁单量在5000辆以上。如此高的交付需求对小米汽车工厂产能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小米汽车仅有一座工厂,一期额定产能为15万辆。在产能爬坡后,工厂每小时可生产40辆小米SU7。为提升产能,小米规划的二期工厂已在建设当中,并早晚双班施工,预计明年6月竣工。届时,小米汽车的年产能可达30万辆。

一面是产能过剩,一面是产能不足,汽车产业产能“错位”问题亟待破解。对此,付于武指出,中国汽车产业目前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产量很大、效率很低,导致投入产出不成正比,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也指出,工信部将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鼓励优质新能源车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推动提高产业的集中度。

实际上,转让产能在行业内已屡见不鲜。三菱汽车退出中国市场后,广汽集团出资18亿元清偿广汽三菱部分债务,并将广汽三菱厂房租给广汽埃安使用;北京现代顺义工厂则出售给理想汽车,用于生产MEGA车型;生产东风日产纯电车型Ariya的武汉云峰工厂也被用于生产岚图品牌部分车型。合资品牌减产出清,将闲置产能的再利用,可以满足自主品牌的产能扩张需求,保证汽车产业产能的合理利用。

付于武表示:“产业发展除了创新、成本控制,资源整合也是重要命题,企业不能仅考虑自身利益而不顾产业发展,应当协同合作,把社会资源利用最大化,方能实现共赢。”

干货教程更多>>

被骗了怎么办?《华亿工贸集团J.A.B》被骗真相曝光!受骗不能出金有猫腻 臭名昭著!《欧游文化传媒》不可信不合法不正规不靠谱连环被骗的局! 未必有好结果!“xhs软件平台”被骗是有内情!及早远离切勿被骗 微视助力!《乾天乳胶科技》被骗的局你了解吗?傻傻还不醒悟?! 不可靠软件!“茸媒传媒”盈利不让出金被骗细节!大家不要上当了 数据专员!“沸狒娱乐”怎么样!被骗操作失误无法出金有内情!!,微视助力! 讨价还价!“Visions”被骗真相大曝光!别再执迷不悟! 被下套!“达观数据”被骗大曝光!血泪事迹令人惊心!!,打击受骗! 打击受骗!“xhs软件平台”被骗亏损!从手足无措到冷静应对! 打赏兑换!“羽山科技”真相令人惊掉下巴!被骗不能出金!,数据专员!,是不是正规公司! 是真的吗?《良辰佳丽》被骗该如何自救!请远离騙局 不给机会!《七猫文化传媒》不可信不合法不正规不靠谱连环被骗的局! 被骗了怎么办?《黑蚁资本》受骗了!不正规不可信!真是郁闷! 日文平台!“七猫文化传媒”讲述数据任务被骗经历!望友友们尽周知,别继续啦! 文化传媒!“玲珑铺APP”软件受骗背后騙局曝光!操作错了背后猫腻详解!! 数据专员!《stardust》被骗不能提现出金!老师做任务无底线,别着急! 超绝变脸!“诚旸资本”被骗不能出金!背后真相令人毛骨悚然!! 网约APP!《Ainslee》不是真的!被骗亏损真相揭秘,手法亲身经历!! 没事儿吧?《欧游文化传媒》被骗无法出金!平台任务三单真相揭秘!! 兑现积分!“栩烁文化传媒”不可信!男子受骗操作错误,其中真相揭开,骗你操作! 音乐推广软件!“玲珑铺APP”亏损被骗大曝光,天上不会掉馅饼! 震惊!《欧游文化传媒》软件被骗经历亲诉真相揭秘!我该怎么办?! 不要垫资!“合信APP”受骗亏损无法出金!曝光真相原来如此! 真的假的!《YUNMEI》被骗都是自己贪!不正规平台背后真相震惊!!! 操作失误!《大熵数据》不正规!亏损受骗!亏损真实原因令人发指,走一步看一步! 可以相信吗?《鑫慷嘉大数据》数据修复不能提现!被骗真相揭露,别被洗脑! 大彻大悟!“THB”不正规!亏损受骗!亏损真实原因令人发指,走一步看一步!,不听诱惑! 没事儿吧?《沸狒娱乐》被骗不可信不靠谱 背后真相令人震惊 震惊!《斑马易境科技》不能提款!不能提现被骗有黑幕 积分取不出来!“Visions”被骗亏损!从手足无措到冷静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