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技巧 > 干货教程 > 5月销量集体下滑,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真的卷不动了吗?

5月销量集体下滑,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真的卷不动了吗?

发布时间:2024-06-27 16:18:56

对于一家汽车企业来说,销量多寡是其在市场上的立根之本,当你的销量下降的时候,说再多为自己辩解都是没有用的。在2024年5月份,日系各车企集体交出了一份糟糕的成绩,东风日产(包括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销量为6.1万辆,同比下滑1.7%;本田在华销量为6.6万辆,同比下滑幅度高达34.7%;丰田在华销量是12.4万辆,同比下滑15.8%。

  

尽管在日系三强当中,看起来日产的下滑幅度最小,其实那是日产销量下滑的现象出现的最早,已经连续五年销量同比下降,2023年销量仅为79万辆,同比下滑幅度高达16%。而本田和丰田则是在去年开始出现销量下滑迹象,今年是越演越烈,本田销量都能跌超三成,换在三年之前,真是想都不敢想。

  

而在单车型销量上,越来越多的日系车型从月销过万的榜单上撤退,根据易车网公布的5月份日系车型销量数据,仅有轩逸、锋兰达、荣放、CR-V、锐放、雅阁、威兰达等7款车型实现销量过万,最高的轩逸销量也仅为28228辆,和其高光时刻的销量相差甚远。

  

销量持续下滑的窘境之下,日系车企也纷纷开展自救行动,日产汽车近日宣布将关闭位于江苏常州的乘用车工厂,这个工厂在2020年才投产,投产时间仅为4年,可以说机器都还有八九成新,结果就面临着停产的境地。而日产在武汉的一个工厂已经租给东风岚图进行生产,出租前该工厂的产能利用率仅为19%。

  

而一贯以待遇优厚著称的广汽本田,在销量大幅下滑以后,不得不开启裁员之路,首批裁员人数就高达2300人,后续还有可能继续裁员。而丰田虽然日子还过得去,但是路边社消息说广汽丰田也在酝酿裁员。

  

在时代的洪流之下,日系车曾经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据统计,日系三强在5月份的销量仅为25.1万辆,同比下滑25%,市场份额仅为14.8%,创十年来新低。而且,这种下跌的趋势一时间还看不到尽头。

  

这其中最关键的,可能是日系车没有跟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脚步,被国产新能源汽车打得落花流水。由于日系车在燃油车市场吃的太香,导致转型迟缓,在新能源核心技术上已经追不上国产品牌。丰田的验证码电动车被群嘲,本田 的e:NS1就是油改电 ,日产被寄予厚望的纯电车型ARIYA艾睿雅,月销量只有三位数,今年1-5月累计销量仅1445辆。虽然它们都在说积极转型新能源,但是从其动作来看,仍然是太慢了。

  

为了挽救销量,卡罗拉都已经卖到7.98万这个前所未有的价格,轩逸经典6万多就可以入手,这放在两年以前,这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价格。只不过,日系车要想扭转颓势,就必须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优化供应链,持续提升产品的性价比。现在,日系车已经跌落神坛,是时候要正视自己了。

干货教程更多>>

定位中型SUV/配1.4T动力 捷达VS8预告视频发布 星动纪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 提雅执行与Newmo合作推出日本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美国对等关税暂缓期进入倒计时,各国谈判进展如何? 什么?又有新人要来造车了? 特斯拉FSD欧洲测试范围扩大至西班牙,监管审批成最大障碍 车主喊贵,险企叫亏,新能源车险为啥这么“纠结”? 带换电的全尺寸大6座SUV终于公布了内饰! 新零跑C11预售15.88万起,惊喜的配置,实在的价格 马自达RX-7继任车型确认继续搭载转子发动机,值得期待吗? 赛道霓虹下的百万里程碑:汉L载着中国汽车驶向“新向上” 宝马高翔:无论争议,纯粹驾驶乐趣永不妥协! 上汽奥迪A5L打出“预售26万元”,一汽奥迪该怎么定价? 全球首款超混旅行车,携超70项全系标配,海豹06DM-i旅行版仅10.98万元起 小鹏首款增程车曝光,大空间SUV要抢理想地盘? 买车有车企报销5千?这几款明星车型说:有 一汽-大众大众品牌2025上半年累计销量436,133辆,同比增长3.5% 乐道L90内饰官图!车身硕大,2+2+2座椅,7月10日到店开启预售 理想汽车“期中考”交卷:同环比均下滑!瓶颈已现,出路在哪? 2026款起亚赛图斯上市,9万级首搭座椅通风 不敢相信,特斯拉竟然开始打广告卖车 2025年7月购车优惠大合集,看看你有没有买贵了? 7.79万:合资SUV翻开底牌砸比亚迪场子 小米YU7为啥卖爆:在消费降级时代,做内容友好型产品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自称下单小米YU7:静候雷军早点交付 法拉第未来FX Super One亮相,全球首创智能系统发布 东风日产N7纯电轿车交付破万,开启首次OTA升级增加AI大模型、哨兵模式等 比亚迪电动大巴25台成功交付意大利,推动佛罗伦萨公共交通电动化 丰田RAV4超特斯拉Model Y,成全球最畅销车型 格雷希尔GripSeal即将亮相上海AMTS 2025,以快速连接技术赋能新能源汽车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