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6月12日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车课以17.4%-38.1%的反补贴税以来,有很多迹象表明,中国官方态度日趋强硬,反击将是必然的。
目前,中方正在广泛听取业内外意见,并在工具箱中挑选反制组合。
对欧盟调查的不满和指控
6月20日,中国商务部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证实,6月18日商务部邀请10家车企参加,开了一个闭门会。这10家车企当中,有4家中国品牌,6家欧洲车企(这个比例很有深意)。会上,所有车企不分中外,都反对欧盟对华加征关税。
如果这个表态还在意料之中的话,那么商务部发言人对欧盟补贴调查的过程和范围指控,就比较炸裂了。其中有两个重要的指摘:一个是过程不透明、不合理;另一个是超范围调查,有窥探中企技术秘密的嫌疑。
发改委官员指出,欧盟调查的不合理之处在于,在抽样中排除了出口量靠前的欧美企业(就是特斯拉),只选择中国本土企业;调查过程中的不透明之处在于,围绕3家被抽中的企业,有超过200家关联企业(供应商)被要求提交问卷答案,并填写了超过100份补充问卷。
而欧盟存在明显的超范围调查。如果要求企业提供电动车生产成本,尚属合理的话,那么索取车企和电池厂商的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规划、技术工艺、产品配方等方面的大量信息,细致到销售渠道和定价方式、供应链布局信息,甚至到每一笔零部件和原材料采购信息,信息搜集远超反补贴的既定议题范围。
更过分的是,欧盟要求电池供应商和车企,详细提供电池成分和配方,这显然离题万里,有剽窃技术秘密的嫌疑。
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上汽公开拒绝了欧盟关于披露电池详细配方和工艺的要求,被欧方判定为“不合作企业”,课以38.1%的最高惩罚性关税。另有36家车企及其产品,被列为“合作但未抽样的中国出口产品”类别,被征21%的税。
对欧盟此次电动车反补贴税的调查和初裁,商务部给出的结论:(欧盟行为)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是制造并升级贸易摩擦,是以“维护公平竞争”为名行“破坏公平竞争”之实,是最大的“不公平”。
大排量车加税的可行性
借着这一次调查,欧盟试图全面摸清中国电动车供应链的每一个价值要素,以及整个链条是如何串联起来的。
至于窥视技术秘密,在闭门会中,中国车企都表现出愤怒和委屈的情绪,就连被判定为“基本合作”的企业也不例外。这些车企纷纷要求商务部,对欧盟采取“最严厉措施”。有的车企建议对欧盟进口的大排量(2.5L及以上)油车施以25%的关税。
这个建议是比较讲规矩的。当前中国征收的进口车消费税与排量挂钩:2.5L-3.0L,征收12%;3.0L-4.0L,征收25%;4.0L以上,征收40%。
WTO并未规定反补贴税的上限,只提到抵消补贴即可,不存在惩罚性关税。而欧盟自己征收反补贴税的惯例,自决定之日起按照最高28%的税率征收。显然,这一次欧盟突破了自己的“惯例框架”。
其实,在5月23日,商务部就透露了“正在考虑”对进口大排量车加征关税,以回应欧美对中国汽车出口的限制。当时欧盟和美国加征关税还未落地。
顺便说一句,根据乘联会的计算,2023年2.5L排量以上进口车金额达到180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2023年中国出口欧洲电动车的金额。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中国进口车总量达到143万辆的最高点。此后,无论排量大小,进口车总量逐年下降。2023年还有80万辆,其中排量大于2.5L的汽车为25.6万辆,占据进口数量的32%。这些进口大排量汽车,占据国内大排量汽车消费市场的80%。其中,欧洲对中国出口的大于2.5L排量的乘用车为19.6万辆,占了总进口量的3/4强。
从市场占有率上看,如果加税,马上就会对进口车市场需求构成冲击。冲击强度取决于加征税率。
今年1-4月,进口车总量21万辆,同比下降8%,下滑趋势依旧,而且基本匀速。大于2.5升排量的进口车为60241辆,其中2.5L-3.0L为前者的82%,占据绝对优势。
今年1-4月,如果只统计欧洲2.5L排量以上的来源国,按照金额排序,依次为德国(13亿美元)、英国(11.8亿美元)、斯洛伐克(10.6亿美元)、奥地利(2.7亿美元),其余均不足1亿美元。
当前进口车主要靠豪华车需求支撑。雷克萨斯暴增36%,表现比较强的还有宝马、奥迪、路虎,保时捷表现相对以往弱势。
显然,如果针对欧盟2.5L排量以上车加征关税,板子主要打在德国品牌身上。这也是德国人极力反对欧盟加税的理由。
中国官方对此表现并不坚决,因为针对进口车征税,可能误伤“友军”。德国企业在中国有广泛的商业利益和深入长久的合作关系。德国企业,对欧盟决策没有影响力,而德国政府是不是“100%运用了自身政治能量”阻止对中国电动车施加反补贴税一案,从愿望到作用都是存疑的。
但《汽车人》猜想,长期以来,中国官方的对抗逻辑都是克制的,反击也比较注重控制范围,避免殃及池鱼。哪怕德国人“耍两面派”,毕竟公开立场还是站在“自由竞争”,中国不便公开打脸。
这个工具虽然对位对等且使用便利,还占据了道德高地(为了绿色环保),但中国官方对这种无法实施精确打击的手段,并不看好。
非对称“时敏型”工具
有迹象表明,中国商务部倾向于使用非对称反制手段。
今年初中国商务部对源自欧洲的白兰地进行反倾销调查,预计8月份出结果。但更像伏笔的,则是在闭门会头一天,即6月17日,商务部宣布对欧盟猪肉及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猪肉产品进口来源地和第二大乳制品来源地。欧盟出口中国的猪产品,一年合计40亿欧元左右,看上去和180亿美元的进口车不对等。
但是,180亿美元进口车,并非全部来自欧盟。另外,猪下水、猪蹄、鸡爪这类产品,欧盟出口中国的利润非常高。因为这类产品如果不卖给中国,就只能销毁(以往作粉碎饲料闯下大祸),还得另开支一大笔销毁费用。
中国进口猪产品当中,欧盟来源占了61.7%。西班牙排名第一,出口金额15亿美元,其次是域外的美国和巴西,接下来是荷兰、丹麦和法国。这就构成了精准打击的目标要件:有迹象表明,西班牙、法国和丹麦,在中国电动车反补贴案中,各自起到角色不同但方向一致的推动作用。
中国已经和巴西、俄罗斯等签署了增加猪肉制品的协议。看上去对欧盟这一块利益下手,早就有所准备。猪制品这类农产品,只要制裁个两三年,哪怕再开闸放进来,对方出口商就会发现,原来的市场都被替代了,很难再抢回来。这意味着,反倾销税可能是暂时的,但失去的市场将是永久的。
电动车不一样,只要中国保持成本和技术的领先优势,什么时候撤销掉加征的关税,什么时候就又会涌入。只要在隔绝对方产品期间,欧盟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供应链体系,那么放开后,双方的产品力差距会比当初加税时还大,更难以抵挡中国车进入。这也是欧盟试图全方位拆解、分析中国电动车全产业要素的原因。
欧盟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偷技术的指控有点夸张了。虽然不排除它将这些技术秘密泄露给特定企业,但只要没建立起从矿山到整车的全链条,对技术和价值链的理解,就只能停留在调查的那个时间点,而不会与时俱进,即时间不能瓦解中国的优势。
选取与时间强相关的制裁手段,对抗与时间无关的制裁手段,将让对方陷入到时间不在自己那边的焦虑感,可能削弱对方的对抗意愿。
相比美国,欧盟内部利益分化更严重,很难用一个利益换取另一个,也不会为了整体利益,牺牲局部利益,因此也就很难拿出妥协手段。双方对抗意愿持续强化的结果,就会形成贸易对抗的结果。
中国商务部用“情绪管理”谋求广泛共识,收拢产业集中对抗的基本意愿,在以往的贸易政策实践当中,并不多见。这也显示了官方政策风格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