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面对席卷全球的电动化潮流以及欧美地区环保“政治正确”的压力,全球范围内多家车企都陆陆续续宣布了自己的电动化计划,像奔驰、沃尔沃、奥迪、本田等品牌,甚至还给自己的内燃机产品线,划出了一条明确的淘汰时间线。
一夜之间,存在于人类汽车史长河中超过百年的内燃机,成为了大家争相想要摆脱的累赘。
但是到了今年的年头,这股“禁燃”的风气在欧洲却突然发生了转变,比如宝马、奔驰就相继宣布暂缓全面电动化的计划,其中奔驰更是表示,自己原定在2030年实现100%电气化的目标,将会变成50%,目标直接打了个对折。
就在这个月的早些时候,大众集团的首席财务官兼首席运营官Arno Antlitz在采访中声称,大众集团将会在未来的几年里投入600亿欧元(约4670亿人民币)的资金到下一代内燃机的研发以及生产之中,以确保集团能够在燃油车领域继续维持足够的竞争力。
这位高管更是直言:“虽然未来是属于电动车的,不过这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抛弃过去,后续(我们对内燃机的投入)将保持在总研发支出的三分之一。”
摇摆不定?
在2022年底,大众品牌的CEO Thomas Schäfer曾对外宣布,2033年大众将在欧洲市场实现100%的电动化。同时,他还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内燃机已经是“过时的技术”(Old Technology),甚至连目前欧洲不少品牌正在大力研发的人工合成燃料他都认为只是弯路。
然而另一方面,大众集团旗下的不少品牌,却又一直都在推进清洁燃料的技术路线。比如保时捷一直都有推进清洁燃料的研发,兰博基尼、宾利等高端品牌也一直在探索能够实现碳中和的发动机,布加迪甚至提出了要在车主家里布置清洁燃料加油站的概念。
可见就算是大众集团内部,对于电动化的推进,其实都并未统一步伐。
类似的情况,对于任何一家中国车企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哪怕像吉利、比亚迪这类大集团内部难免会有子品牌之间的相互竞争,但也绝不会出现诸如“吉利否定极氪纯电路线”,又或者“比亚迪不看好仰望增程混动”这种搞笑的情况。
赚钱更要紧
尽管国内不少自媒体天天都在唱衰以丰田、大众为首的老牌海外车企,而从数据上看,他们在国内市场的表现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是,实际上2023年大众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交付量反而实现了12%的同比增长,达到了924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型仅仅占了8.3%。
毫无疑问内燃机领域依旧是大众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全面电动化,对于一个有着如此体量的汽车集团而言,远不是CEO一句话就能决定的事情。大众集团上一任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就是因为在推动电动化时过于激进,影响到了集团的盈利以及工会的利益,从而被逼宫。
与互联网上挥斥方遒、指点江山还无需负任何责任的键盘侠不同,企业掌权者的每一个决定,影响的都是成千上万人的饭碗以及全球股东的利益。抛开一切的“宏大叙事”,站在这一个个鲜活个体的角度,“环保”、“电动化”、“企业未来”这些远大的愿景,其实远没有当下的温饱来得重要。
不要被表象欺骗
在社交媒体渲染的气氛之下,欧美车企电动化战略的停顿,仿佛是一场中国车企的胜利,不少人都觉得这是由于他们在与中国品牌的竞争中落后,所以索性“摆烂”。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车企们不想造电动车,而是他们的消费者不想买,或者说买不起电动车。
与国内不一样的是,由于没有了燃油车时代成熟的供应商体系,欧洲品牌在当地生产的电动车在成本上有着巨大的劣势,导致了消费者购车成本过高。同时,欧洲高昂的电费和贫瘠的充电网络,也令电动车在使用成本和使用便利性上远不如燃油车。而这现状也远不是一家车企所能够轻易改变的,这也是为何大家都逐步意识到电动化计划的推进不宜过于激进。
但是另一方面,各国排放法规却又在步步紧逼,这又反过来逼迫各大品牌必须继续在内燃机领域投入,来研发符合法规的发动机。所以说,大众的这600亿欧元,是想不花都不行。
不过大家可千万别以为,在花掉这600亿以后大众就元气大伤了,实际上大众这次的内燃机研发费用,其实仅仅是他们总研发支出的三分之一,而另外的1200亿欧元其实都被投入到了电动化以及智能化的领域之中。嘴上说着”不要电动化“,实际上他们比谁都更清楚汽车行业的未来在哪。
而从成立大众安徽、与小鹏汽车深度合作等动作中我们也能看到,大众对于中国新能源市场的优势有着清晰的认知。实际上,除了纯电产品以外,目前大众已经在低调推进中国市场PHEV混动系统的项目,这套全新的PHEV动力将由一汽大众以及上汽大众自行研发,最快将于明年就会与我们见面。
伟人曾经说过,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虽然通过这些年的先发优势,中国车企在新能源赛道上积累了明显的优势,但是这也并不代表着我们可以轻视对手。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虽然新能源渗透率不断上升,但是其还是主要归功于插电混动/增程式混动的大热,纯电车型的需求在短期内很难有爆发性的增长,而大众保燃油、增混动、推纯电的做法,确保了他们能够随时跟进市场的风向。
“坐山观虎斗”,在当下厮杀激烈的中国市场中,对于一个合资品牌而言,这也许正是最稳妥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