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设计上海 奥迪设计师专访
发布时间:2024-06-21 10:06:03来源:
15210273549
奥迪全球灯光设计负责人孟达熙(César Muntada)
奥迪中国设计中心总监欧德玟(Eduard Ollefers)
Q1:今天看到了奥迪Q6L e-tron,我对这款车的颜色印象特别深,尤其是丁香灰的车身颜色,我看这个颜色偏紫色,还偏一点点蓝色,这让我有些好奇,想问一下这个颜色的背后有哪些设计的想法?
Eduard Ollefers:您提的问题非常好。首先,我们希望把两种不同色系的颜色进行搭配,以实现强烈的对比感。您提到紫色或者蓝色,其实是因为车漆中有一层欠饱和度的紫色加上类似黑色的调和,呈现出近似丁香灰的色彩。我们在明亮的色彩和相对灰暗的色中各选一个色系进行调和,以更好地适应周边的环境。在展台大家可以看到,与其说是一款静止的车,还不如说这款车让颜色和光线有了很好的互动,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发现车漆呈现的颜色是完全不一样的。
其次,我们采用的这个颜色也是不同色彩的反差,它象征着奥迪对新一代新能源车,或者说全新奥迪电动车的期盼和展望,象征着我们未来的语言。奥迪的车漆颜色,并不是简单色谱的描述,而是创新地把两种不同色系中的色彩进行叠加之后的再平衡,我们称之为“色彩再平衡”,即在颜色和定位之间的完美结合,让每款车都非常符合奥迪定位的故事线。
Q2:现在的汽车设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外观或者内饰设计,而是通过设计赋予产品更多的价值,奥迪的设计是如何通过引领科技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或者说是更好的出行服务的?
Eduard Ollefers:您提到的问题和奥迪的“体验式设计理念”紧密相关,所谓的“体验式的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将与驾乘体验进行结合,为驾乘人员带来一体化、全方位、广覆盖的驾驶体验,而非仅仅是外观或者内饰。其基础,就是基于我们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
我们一直在开展相当多的市场调研,以便更好地了解市场消费者对汽车设计、汽车性能的看法,并将积累的用户反馈形成对设计师有借鉴意义的理念。通过对消费洞察的捕捉和获取,我们将这些理念进行很好地适配和本土化,并将其快速地提供给设计师,成为其进行设计创作的重要支撑。
风格,只是我们所考虑的设计因素的一小部分。我们希望通过设计师的丹青妙手,呈现更好的互动。我们希望传递给消费者的设计理念和方向是清晰的、可理解的、和生活紧密相连的,也就是所谓的人车合一、以人为本,并且以科技进行加持,这也是我们重要的设计理念。
Q3:设计OLED和LED动态车灯,和以前设计静态的车灯有何不同。我们理解设计汽车的外形有点像雕塑,现在设计动态的车灯更像设计什么呢?
César Muntada:动态车灯的设计和静态车灯的设计,最大的差异在于数字化的运用,以及数字化运用所带来的动感十足的车身姿态。如果必须表现某些内容,我们希望所表现出的不仅仅是漂亮的外观,而更多的是车与车之间的互动,希望能强调这种互动性。
以前的静态车灯设计,与车融为一体,但并未和周围环境以及其他车辆发生互动。但当车灯的设计动态化后,会让整个车变得更加灵动,可以更好地去听、去说、去理解、去感受。从说或者听的角度出发,我们就能和车达成类似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并通过交流转变成车能理解的指令,让车为我们的驾乘者、行人带来更多的安全性。从动态角度来说,当灯光设计动态化后,既能保持优美的线条和姿态,又能使得人身安全和车辆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同时,我们也希望所打造的动感数字灯光签名功能,可以让大家感受到光影流动的概念和视觉效果。你所看到的灯光是静止的、固定的,但却在不断的运动中,这样的设计能够将动感进行可视化呈现。我们拥有多种方式来呈现动感十足的灯光效果,并借此展现车的灵动性。
Q4:在刚才的屏幕上提到一个概念,叫做Universal language,宇宙中没有空气,远距离沟通的唯一手段是光、电磁波;在夜晚,车与车之间的长距离沟通则是通过灯光,但是我现在比较担心整个汽车行业对灯光存在滥用的倾向,不知道设计师怎么考虑这个问题?
Eduard Ollefers:我先回答这个问题,等下我的同事可以做补充。
我想从哲学层面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现在所说的语言,主要是基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甚至物与物之间沟通、交流的局面再现。每天我们使用的大量技术设备,包括摄影机、照相机等,都是建立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互动的基础之上。
一个是客观存在的外在物,也就是技术和设备本身,一个是掌握该技术并使用该技术的人。人与物之间的互动非常重要,其最终通过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有效互动和使用,共同实现使用生态的建设。
对车同样如此,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加强车与车、车与人、驾驶者与乘坐者、驾乘者与行人间的沟通、交流。因此,我们会使用灯光技术实现这样便捷的沟通,而这只是我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方式之一。
而对于未来技术的局限性和使用范围如何考虑。因为个体与个体之前存在客观差异,彼此间的沟通和交流,大家都希望通过一个对于自身比较合适和稳妥的方式进行。实现这样的有效交流,遇到的一个真实挑战就是如何弥合两者间的差异和区别。使用技术的人或驾驭的人越多,大家对该技术的期待也会越来越高,技术在运用的过程当中需要更好地把握度和量,以避免出现超越技术本质的滥用。
如何避免过度沟通、过度交流,甚至出现信息茧房,这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希望技术的加持不能超越合适的度,使得已有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César Muntada:我补充下,如果大家一起说话,会让大家无法理解对方的意思和内容,所以我们必须避免过度噪音的出现,而这需要我们基于共享、共谋、合作的模式,共同打造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之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实现1对1的精准沟通,而不是1对多的噪音式交流,这是基于共同合作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们未来的信息传递和交流能被对方获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聚人网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