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科技巨头苹果宣布其最新操作系统IOS18将直接集成OpAI的ChatGPT技术,这一重磅消息立刻在资本市场引发轩然大波,股价飙升超过7%,苹果再次稳坐全球市值第一的宝座。
Apple Intelligence此次推出的AI功能虽然看似琐碎,如AI表情符号、智能摘要和转录、优先通知等,却无不透露出苹果的实用主义与谨慎态度。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新功能仅限于iPhone 15 Pro和15 Pro Max,以及配备M1或更新芯片的iPad和Mac使用。
这意味着,全球数亿台苹果设备用户将无法享受到这些AI带来的便利,哪怕是最新款的iPhone 15也无缘体验。这是为什么?难道这是库克巧妙设计的“疯狂暗示”,意在催促消费者升级新设备?还是苹果在AI技术的推广上仍有所保留?今天,我们不妨来深入的探讨一番。
用户隐私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如果你对乔布斯还有印象的话,相信你一定知道,乔布斯对隐私的捍卫有着近乎执着的坚持,他曾斩钉截铁地表示:“我们对隐私的尊重,与硅谷中那些漠视隐私的同行们截然不同。”而这一观点,在苹果公司的后续发展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十四年前,当智能手机刚刚兴起,各种应用纷纷涌现时,乔布斯便敏锐地察觉到了位置数据可能带来的隐私隐患。他坚决主张,任何应用想要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都必须事先征得用户的明确同意。这一做法在当时或许显得有些保守,甚至被一些人嘲笑为“守旧”,但乔布斯却坚信这是对用户隐私的尊重与保护。
如今,十四年过去了,苹果依然坚守着这一初心。在开发者大会上,苹果高管们自豪地宣布:“我们不会让你为了使用AI功能,就不得不将你的个人数据交给云端服务器。我们的AI,是在你的设备上直接运行的。”这一做法,无疑是对当前市面上众多依赖云端计算的AI产品的有力挑战。
想象一下,当你使用ChatGPT、Midjourney或者Photoshop的AI功能时,你的设备其实并没有做多少实际工作,所有的数据都被传送到了遥远的云端服务器进行处理。而在这个过程中,你的隐私数据可能会面临被泄露、被滥用的风险。而苹果则通过在其设备上直接处理AI任务的方式,彻底杜绝了这一隐患。
苹果的这种做法,被业内称为“终端AI”。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创新,更是一种对用户隐私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在苹果看来,个人数据是用户的私人财产,不应该被轻易地交给第三方进行处理。因此,他们通过将AI技术深度集成到iPhone、iPad和Mac等设备中,让用户能够在享受智能服务的同时,保持对个人数据的掌控。
当然,苹果并非第一个提出“终端AI”概念的公司。高通、微软等科技巨头也在积极探索这一领域。但苹果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始终将用户的隐私放在首位,将技术创新与隐私保护完美结合。
乔布斯曾说:“创新是区别领导者和追随者的唯一标准。”而苹果在隐私保护方面的创新,无疑让他们成为了这一领域的领导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尊重用户、保护隐私。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苹果能够继续秉持这一初心,为我们带来更多既智能又安全的产品和服务。
硬件的限制
抛出一个问题:倘若苹果舍弃云端,将AI的计算与运行全权交付给手机,那么,苹果会面临怎样的挑战与困境?
答案应该是呼之欲出的!一部手机,无论其外观多么华丽,功能多么丰富,其核心依然是那一颗颗微小的芯片,那一块块珍贵的内存。它们如同手机的心脏与血脉,为每一个app、每一个功能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因此,当苹果想要让AI在手机端自由驰骋时,他们不得不思考,CPU的计算能力要多高,运存内存的空间究竟需要多大才能够支撑AI完美的运行,而这很明显的触及到了硬件的限制。
CPU,作为手机的运算大脑,其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AI能否在手机端流畅运行。然而,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对计算能力的需求也在呈指数级增长。这就好比一个贪吃的孩子,永远无法满足其日益增长的胃口。
因此,对于苹果而言,如何让CPU在保持低功耗的同时,又能提供足够的计算能力,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内存,则是手机的另一大瓶颈。当AI模型在本地运行时,它们需要占用大量的内存空间。
这就好比一个拥挤的房间,如果房间太小,就无法容纳更多的人或物。因此,对于苹果而言,如何在有限的内存空间内,实现AI模型的高效存储与运行,同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然,苹果并非没有尝试过突破这些限制。自2017年起,苹果就开始在iPhone中引入NPU(神经处理单元),以提升手机的AI处理能力。然而,即使是最新的iPhone15Promax,其NPU虽然强大,但内存却仅有6GB,远远无法满足Apple Intelligence所需的8GB内存。
这就意味着,即使是最新的iPhone15Promax,或许也无法完全发挥出Apple Intelligence的全部功能。那么,我们真的无法在手机端实现AI的自由运行吗?或许,真的没有可能。
曾经,有一些技术爱好者,他们通过逆向工程的方式,成功让一些本应在高端硬件上运行的AI功能,在低端硬件上得以实现。虽然这种方法看似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出路,但无奈的是,这个方法存在着种种缺陷。
比如搜索功能的时间滞后、图像生成功能的崩溃等,虽然它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向。但是,如此糟糕的情况必然影响到使用体验,而糟糕的使用体验,苹果会允许它出现在自家的产品身上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想要体验Apple Intelligence,可能真的只有买入新品iPhone16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