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技巧 > 干货教程 > 增程卖得那么好,为何理想还要搞纯电?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增程卖得那么好,为何理想还要搞纯电?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发布时间:2024-05-02 21:00:51来源: 15210273549

理想发布纯电MPV Mega可能令很多车友感到惊奇?毕竟最近几年增程式车型大热,而在与插混的博弈中也稳压一头,平心而论理想似乎真没有搞纯电汽车的理由,增程式的红利最少还能坚持5-10年、甚至更长,那为何理想一定要研发纯电MPV呢?原因其实也不复杂。

 

因为理想一开始就是想研发纯电车型的,只是因为一些原因没成功罢了。而增程式车型最初只是李boss的背水一战,关键却一战成名。很多年过去了,当增程式的L7、L8、L9热卖后,少有人记得曾经的理想与蔚来、小鹏的目标是一致的,均是想深耕纯电。只是时过境迁,昔日的纯电三兄弟早已走上截然不同的发展路线。

 

理想推出纯电MPV只是回归本来的道路而已

依稀记得曾经的理想还叫“车和家”,曾斥资接近7亿元打造了一款纯电微型车SEV。这款小车最高时速只有45km,这样时速的车型像什么?没错似乎这就是一款“老头乐”,标准定义为低速电动汽车。而我们相关法规对于低速电动车一直没有相关支持,所以如今路面上能看到的低速电动车皆一些小作坊打造的三无产品,跑着跑着掉个门之类的小玩意。

 

所以不必多想SEV项目迅速折戟,而彼时的理想早已消耗了大量资金,而最致命的是时间的紧迫。损失金钱往往不致命,对于广大造车新势力而言在那个政策窗口期时间的损失才最为重要。比如当年的拜腾汽车明明是当时最先进的而因为动作慢,上市后就成了落伍产品。所以SEV项目失败后对于理想而言很急迫,因为他必须要花不足一半的钱以及少的可怜的时间去打造一款风险最低、成本可控、时间可控的车型,关键还要符合政策要求。

 

这有多难?理想当时面临多重选择

1.发展燃油车:当然不行了,这条赛道强者如云,丰田、本田、大众还有什么BBA,等等等等。请问怎么拼、拿什么拼?

2.油电混:丰田一家独大且把专利保护的死死的。

3.插电混:彼时如比亚迪、长城汽车等等品牌已经在这个领域发展的很成熟了,理想杀进去能有好果子吃么?

 

4.纯电:蔚来、小鹏已经摩拳擦掌了,理想那时没钱玩纯电了,电池太贵。

5.串联式混动(增程):这个可以,买个发动机、用个小电池、后桥再上个发电机就行了。彼时一块75度电的电池包要小20万,而用个十几度的小电池包呢?几万块足够,成本直接省出十几万。这十几万的预算还不轻松把冰箱、彩电、大沙发弄得妥妥的?笔者家里用的这三样一共花了不到1.5万元。

 

新能源、新能源,到底是在发展什么?终点在哪?

如今随着成熟的增程式、插混、纯电车型纷纷下场,早已把我们最初的梦想搞得混淆不清。但请不要忘记政策所推动的是汽车纯电化,这才是最终目的。搞个纯电汽车是问题的痛点么?当然不是最痛的,最痛点体现在做配套上,简单点说就是要拥有一个全国范围高效便捷的充、换电网络。而最终能促使这个网络彻底完善成型的关键有且只有纯电汽车。其它车型均做不到。

 

这实际上是一个很简单的产品迫使配套升级的过程,就像上世纪90年代已经产生了数字电视机,但我们没有数字信号。当年购买的电脑已经具备了网卡,但还没有互联网络的建设。试想当年为啥不给丰田HEV上个绿牌子呢?因为大家都去开HEV车型了,谁会选择充电?都没有充电需求、谁去修充电站假设充电补能网络呢?所以增程式电车的确是最精明的选择,但这种精明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它能推动纯电项目的继续深耕么?

 

很显然并不能,如今的增程、插混已经很完美了,几乎解决了市内行车所遇到的一切尴尬,至于高速行驶油耗?拜托,各位问问自己一年跑几次高速?所以如果增程式是未来的选择,那么如今我们已经获得成功。至于什么400v、800v、换电站、固态电池吧啦吧啦,都不需要了,200v充电够用。然后就面对特斯拉无情的收割,这样好么?增程式与插混当然是100%站在用户思维上的结晶产物,这样的企业也叫产品驱动型。

干货教程更多>>

【何小鹏:小鹏X键支持自定义“Say Hi”功能下季度回归】 三星Galaxy A26 5G手机曝光:25W有线充电、支持双卡双待 广汽将成立子公司与华为合作,首款车型将颠覆市场,售价30万以上 埃安UT 480亿公里零自燃验证证的弹匣电池,全能安全更抗打 直播间搬进田间地头 00后网购年货热衷“混搭” 三款纯电小车近期上市,海豚、萤火虫领衔,都是代步好选择 仰望U8重磅OTA:城市领航开全国 新增暴力模式 丰田这次要掀桌子,15万级纯电SUV,带激光雷达+大模型智驾 累计销量55万辆,红旗H5缘何成为国产B级车标杆? 2025年1月,这20款新车已经开始降价 2024车市盘点:沃尔沃全年下滑8%,新能源车型遭冷落,危机重重 寒假带娃不再慌!大空间、强动力、高安全,瑞虎8L助你安心出行 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博世电动辅助自行车系统事业部推出数字防盗系统,为电动自行车电池安全护航 AI赋能后,吉利能否一路狂飙? 东风纳米01新年钜惠:旧车置换享最高5万元补贴 小米申请注册多个“U系”商标,或为新车命名铺路 赛力斯问界M9销量突破15万,稳居50万以上车型销量榜首 马威科技获超亿融资 电驱动技术领先全球 保时捷公布新款911CarreraS官图:外观和动力均有更新 贾跃亭新动态:时隔8年再推新车,首款MPV揭晓 坦克500Hi4-Z基于用户场景需求,将开发更多架构和产品 快充vs换电:小鹏与大众新合作背后的战略意义 想买车的可以出手了,五款重磅新车来袭,谁能成为新年的开门红? 迈向500万!比亚迪的制胜密码是“人才+技术” 同等预算,价值体验翻倍,埃安UT会是10万级全能王? 特斯拉: 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竣工 并开始试生产 2024年度“成绩单”出炉:比亚迪蝉联销冠 多家车企创新高 3万!丰田全新代步车终于来了,搭1.2L动力+四门4座,百公里油耗 众人拾柴守望相助 奔驰、宝马、长城等车企出资出力驰援地震灾区 AI“造物主”:谷歌招兵买马打造“世界模型”模拟真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