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源于东直门附近,经过三里屯使馆区,再向东流经朝阳公园,亮马河,这条不到10公里长的小河,串联着当下北京市区内独一无二的,将商业潮流与绿色生态完美融合的城市公共空间。
作为当代城市改造的绝佳案例,亮马河为北京以外的人们所知,不过是最近三五年的事。但亮马河已经见证了几百年的沧桑。
历史传承与突破创新之间要如何抉择?商业潮流与生活气息之间要怎样平衡?这既是改造复兴旧城区时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拥有着百年历史的豪华车企当下要面对的。
30年前,刚刚进入中国的宝马集团,将其第一个机构“北京办事处”设在了亮马河畔;30年后,已经扎根中国的宝马,带着“新世代”概念车重回北京“亮马”。
融合与平衡
4月25日到30日北京车展期间,宝马在亮马河畔举办了“宝马 亮马——2024 BMW探索新世代概念展”,其中最重磅的产品自然是BMW新世代概念车。
BMW i 循环概念车和BMW Dee数字概念车这两款新世代概念车,代表着宝马下一代产品系列的开始。对宝马而言,“新世代”一词中既有创新,又蕴含着对历史的传承。
1962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BMW 1500问世。此后,宝马又陆续推出了BMW 2000等车型,这些车型后来分别进化为3系、5系等,奠定了我们今天熟悉的宝马车型序列的格局。
面对时代变革与挑战,将未来趋势和品牌DNA完美融合,这在宝马品牌的百年历史中并不是第一次。
“宝马在变与不变中寻求平衡”,宝马集团设计高级副总裁霍伊顿克这样形容。宝马的消费群体中,既有更富创新精神的年轻人,也有偏爱传统豪华的粉丝。
如何弥合二者之间的差异?霍伊顿克首先认同了变化的必要性,“今天,“变”所带来的机遇应该大于“不变”所带来的风险。所以,包括宝马在内的所有汽车厂家还是认同大步向前的理念。”
但同时,寻求变化与保留品牌DNA并不冲突,“在向新世代演进的过程中,我们也有能力延续自己原有的风格”。
BMW新世代概念车充满了极简、科幻的未来感,与过去的宝马车型有着明显的不同,但依然可以看到鲨鱼前脸、短前悬等这些令宝马粉丝感到欣喜、亲切的经典宝马设计元素。
“平衡,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工作。”霍伊顿克在宝马已经服务了30年,“这30年里,很多品牌的DNA一直在延续,我也相信,往后即使出现更多的变化和挑战,我们的设计团队依然有能力传承宝马的经典基因。”
创新与传承
智能电动时代也改变了对于汽车内外设计的要求。在霍伊顿克看来,中国高速发展的数字化发,可能是BMW新世代概念车最大的灵感来源。
“用户将会在车里待更长时间,除了驾驶体验,我们同样要为他们提供车内数字化体验。这是宝马的变化。”
基于这样的判断,BMW新世代概念车的一项重要变革是采用了BMW 全景视域桥技术。跨越整个前风挡玻璃下缘的深色图层区域,排列着可以由驾驶员自定义的关键现实信息。
今天,车内大屏的规格、数量,永远是关于新车型逃不开的话题。大家的共识是,通过车内大屏,能反映出车内数字体验、互联化和智能化。但对于宝马而言,“(过于依赖)屏幕数量的增加和尺寸的增大所造成的车内拥挤感,会损伤豪华品牌追求的质感和高级感。”
于是宝马将BMW 全景视域桥作为其“解题思路”:既适应了新时代的需要,实现了数字交互体验的飞跃,也使得驾驶者可以在获取重要信息时平视前方路面,传承了“驾驶者为导向”的理念。
BMW 全景视域桥在BMW新世代概念车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霍伊顿克所说:“对于未来所有的新世代车型,当你打开车门时,最先注意到的一定是BMW 全景视域桥。”
对于未来,宝马历来不吝啬创新。拿设计来说,简洁、纯净的设计风格已经成为今天的潮流,但早在BMW i3、BMW i8时代,就已经看到了宝马为汽车设计“做减法”的趋势。
“宝马已经将简洁这一趋势延续了十几年。”对于简洁设计的理解和积累,使得即便是在极其简洁的BMW新世代概念车上,宝马仍能用更少的元素,打造出更强的品牌识别度。
创新和经典,真的彼此冲突吗?霍伊顿克有着不同的视角:“极简的方向很有可能产出新的经典……通过更少的线条实现更强的性格,(于是)每一条线条都要求更加精准、更具识别度。”
就像上世纪60、70年代的“新世代”车型,相比更早期的汽车,在设计上明显更为简洁,但BMW 1500等车型日后还是成为了一代经典。经典与否,是否能够传承,并不会因为当下的创新属性而被否定。
结语
豪华品牌今天面对着时代的挑战,也同样面对着时代的机遇。它们既需要满足年轻一代对于创新科技的追求,又需要保持作为豪华品牌的底蕴和坚持;它们既要展现出技术上的预见性和领先性,又肩负着传承经典的使命。
面对着“变或不变”的抉择,宝马的回答是平衡与融合,既拥抱新时代下数字化、简洁化的浪潮,也忠实于宝马品牌原有的DNA和风格。用思考打破新旧之间的藩篱,在传承中找到有意义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