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是当下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由联合国和中国政府支持,政、商、学、社等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国际性交流合作平台、首届“上海气候周”于2024年4月22日-4月26日在上海举办。
开幕式的当天正逢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以“中国行动、亚洲声音、世界标准”为宗旨的气候周旨在促进全社会多层次参与中国“双碳目标”承诺。
2020年,中国明确提出在2030年之前“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眼下,中国的经济和能源发展正在经历重大的转型,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气候周前夕,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一季度中国GDP数据,同比增长5.3%。新华社报道称,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持续改善,部分原因是“绿色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并补充说“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在22日的开幕式上,来自世界和中国的官员学者就“双碳目标”对中国和全球经济发展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中国的能源转型路径,各方如何更好地参与这场变革中来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原副理事长、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主旨演讲中指出,随着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集中布局在西北地区,东西部的发展差距预计将显著缩小。从长远来看,随着西部地区的持续发展和新能源产业的兴起,西部戈壁滩将成为财富的新源泉,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其富裕程度甚至有可能超越东部省份。
西部有潜力成为中国的“阿拉伯”
中国东西部在人口和经济发展上存在巨大落差。“胡焕庸线”——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胡焕庸线”从黑龙江省的爱辉(原瑷珲县)延伸至云南省的腾冲,形成了中国东南部与西北部之间的明显界线。在“胡焕庸线”的东南侧,年降雨量介于1000至1800毫米之间,而在其西北侧,年降雨量仅为100至600毫米。这一气候特征导致了中国东西部之间的巨大落差。中国约14亿人口中有96%居住在胡焕庸线的东南侧,这一地区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
相比之下,西北部虽然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达600多万平方公里,但仅有4%的人口,大约五六千万人。这一分布造成了中国东西部在人口和经济发展上的巨大落差。
但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东西部的发展差距预计将显著缩小。
黄奇帆表示,为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中国将在能源结构上进行重大调整,发展光伏能源、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源以及可能大规模发展的氢能源。这些清洁能源将逐步取代现有的石化能源,预计到2060年前,将替代80%以上的石化能源。
在需求侧,中国将尽可能地实现以电代油、气、煤,目标是至少减少80%的碳排放量。剩余部分将通过碳(捕捉等)综合方法实现减排,以达成“双碳目标”。上述转变将导致中国能源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双碳目标的实现将推动中国经济空间和社会布局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由于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将集中布局在西北地区,东西部的发展差距预计将显著缩小。
黄奇帆表示,中国传统上依赖地下资源,但总体上缺乏丰富的能源资源。然而,西北地区广阔的沙漠和戈壁滩,占地约200万平方公里,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太阳能和风能生产基地。与水电相比,光电和风电在这些地区的发展潜力巨大,且目前水电(在东南部)的发展空间已相对饱和。
“如果西北地区能够增加15万亿度电的发电量,以每度电3毛钱计算,将显著提高人均收入,预计在未来十到二十年内,西部地区的人均GDP有望与东部发达省份持平。”黄奇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