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北京人艺京味儿大戏《正红旗下》登上首都剧场的舞台。该剧原著老舍,编剧李龙云,由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青年导演闫锐联合执导,人艺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多达40位全梁上坝,联袂演绎。演出将持续至2月13日。
《正红旗下》演出海报
2023年年初,《正红旗下》作为北京人艺恢复100%上座率推出的第一部作品,赢得了满堂喝彩。随后该剧又在去年五一期间推出第二轮上演。此番三轮上演,北京人艺希望用这部作品贺岁,与观众一起在剧场里感受一场老北京的历史图景,风俗人情,共同度过一个充满“京味儿”的龙年新春佳节。
《正红旗下》剧照。本文剧照均由李春光拍摄。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2月3日是老舍先生诞辰125周年。从《龙须沟》到《茶馆》,从《骆驼祥子》到《正红旗下》,老舍的作品伴随北京人艺一路走来。用剧院创始人曹禺的话说,“北京人艺的生命,一部分是由老舍先生的心血浇灌的。”人艺在这个时间上演《正红旗下》,是曾被称为“郭老曹”剧院的北京人艺对这位文学巨匠的礼赞与致敬。与《正红旗下》首演同步,在首都剧场观众大厅举办的《纪念老舍诞辰125周年》专题展也同步推出。
《纪念老舍诞辰125周年》专题展现场
展览特别展出了老舍创作《龙须沟》的手稿及人物介绍、民国时期出版的著作、剧院上演剧目舞美设计图、演出说明书,以及《茶馆》多次出国巡演资料等共7个展柜,结合6块展板、12面横幅,在首都剧场大厅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使观众在观演之余能深入了解老舍的作品和他与北京人艺的深厚情谊。
与以往人艺舞台上的老舍作品不同的是,《正红旗下》的原著在老舍遽然离世时并未收尾,上世纪90年代,由曾经创作出《小井胡同》等京味儿话剧的剧作家李龙云对其进行了续写和改编。最终,两位京味儿剧作大家共同完成了这部戏的文本创作,是一次彻底的“老舍+人艺”的艺术创作。
作品以老舍先生的第一视角来进行叙述,将自己出生前后,清末的北京城生活风貌进行了刻画,以群像的方式讲述了百年前的民族命运。二度创作中,导演冯远征、闫锐以尊重原作精神内核,突出人文关怀为重点,给予作品更现代的演绎。“要有古典和现代相结合的审美风格。”虽然是一部京味儿戏,但舞台上不见传统的四合院等元素,而是一眼看到充满象征意味的红色屋顶等流动装置,演员表演也打破传统的空间限制,产生多维度的对话。这样的舞台呈现,让观众对京味儿戏有了新的观演感受。
《正红旗下》剧照
自去年第二轮演出起,舞台上的老舍便由于震和濮存昕分别饰演。本轮演出中,于震出演场次为1月19日-30日,濮存昕出演场次为1月31日-2月13日。首演当晚于震饰演的老舍在舞台上穿梭,以旁观者和讲述人的形式串联起清末的京城众生。这样的舞台表现是要突出老舍的“参与感”与“在场感”。“我想老舍先生在写这部戏的时候,他一定是参与进去的,融入了自己的感情,所以我们希望老舍先生在舞台上用情感在跟剧中人物交流,某一个瞬间,他在俯视当时的一切。”冯远征表示。
《正红旗下》剧照,于震饰演老舍(左)、杨立新饰演老舍父亲(右)。
除了舞台上的濮存昕、于震饰演的“老舍”先生,这部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鲜活的舞台群像。“如《清明上河图》般展开画卷。”杨立新饰演的老舍父亲、梁丹妮饰演的姑妈、王茜华饰演的大姐婆婆、王刚饰演的云翁、傅迦饰演的正翁、吴珊珊饰演的老舍母亲以及刘辉饰演的福海二哥、雷佳饰演的博胜之等一众角色,每个人物轮番登场,用不长的时间,刻画出时代的芸芸众生。闫锐认为,“演员表演的底色是爱。因为读懂剧中作者对于人物的爱,所以舞台上的每个人都鲜活而有生命力。”
《正红旗下》剧照,梁丹妮饰演姑妈(左二)、王茜华饰演大姐婆婆(右二)
作为一部新创排不久的作品,《正红旗下》在前两轮演出时票房和口碑双丰收,专家学者以及观众从不同角度对这部作品给予高度评价。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说:“这是一部适合北京人艺的戏剧,也是一台有戏剧性、趣味性,耐人寻味、启人省思的戏剧。”有的观众则在网络上留言:“看到了人艺的创新,人艺的心意,看后久久不能平静……为群像戏中每一个小人物的命运和故事动容,在为老舍先生没写完的故事遗憾,在为那个年代的每一个人痛心,为龙云先生未了的心愿感动,为人艺所秉持的传承与创新起敬。”
《正红旗下》剧照
此轮演出,既是贺岁演出又是老舍先生诞辰125周年纪念演出,对每一位主演而言都意义重大。“让自己不断靠近人物,在舞台上更从容。”于震将此作为本轮演出的目标,“让细节更具象和具体,更典型化。”梁丹妮等一众演员也在通过细节去丰富作品。剧目重装上阵,对每一位主创而言都是再一次出发,持续打磨,让观众看到这部新作品的持久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