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国高考已经进入第三天,部分省份已顺利落下帷幕。
高考,是无数考生、家长和社会关注的大事。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这也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中国高考人数首次突破1300万大关。
今年是新高考改革实施十周年。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标志着新一轮新高考改革拉开序幕。同年,上海市、浙江省成为首批试点,两地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当年秋季入学的新高一学生开始实施。
截至目前,除西藏和新疆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面进入新高考时代。这场改革以取消文理分科、实施选科模式和等级赋分为核心,旨在打破传统高考制度的束缚,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和发展机会。
6月7日,考生结束第一场考试后走出沈阳市第五中学考点。新华社记者 龙雷 摄
新高考实施进度
第一批
上海、浙江
启动时间:2014年
实施时间:2017年
选考模式:“3+3”模式,3门必考+3门选考,不分文理。
总成绩:上海高考总成绩660分;浙江高考总成绩750分。
第二批
北京、天津、山东、海南
启动时间:2017年
实施时间:2020年
选考模式:“3+3”模式,3门必考+3门选考,不分文理。
总成绩:高考总成绩750分。其中海南高考标准分750分,公布出来的为综合分,总分900分。
第三批
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河北、江苏、辽宁、重庆
启动时间:2018年
实施时间:2021年
选考模式:“3+1+2”模式,“3”为全国统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2”为再选科目,不分文理。
总成绩:高考总成绩750分。
第四批
甘肃、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
启动时间:2021年
实施时间:2024年
选考模式:“3+1+2”模式,“3”为全国统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2”为再选科目,不分文理。
总成绩:高考总成绩750分。
从2021年开始,普通高中将开始使用新教材,2024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将面临“3+1+2”高考新模式。
第五批
河南、陕西、山西、四川、云南、宁夏、内蒙古、青海
启动时间:2022年
实施时间:2025年
选考模式:“3+1+2”模式,“3”为全国统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2”为再选科目,不分文理。
总成绩:高考总成绩750分。
从2022年开始,普通高中将开始使用新教材,2025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将面临“3+1+2”高考新模式。
尚未确定的地区:
西藏、新疆
6月7日,在位于吉林长春的吉林省实验中学考点,考生入场前与老师握手加油。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成为未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高考改革事关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以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强国建设,影响重大。
十年来,新高考改革改了什么?带来了哪些新变化?
01
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实施
除西藏和新疆外,全国其余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分五个批次进入新高考,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实施。
02
取消文理分科 实施选科模式
新高考改革取消了文理分科,改为“3+3”或“3+1+2”的选科模式。
“3+3”模式指除语文、数学、外语3科外,考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3+1+2”模式则指除语文、数学、外语3科外,学生要在物理、历史中选择1科,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自主选择2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03
等级赋分制
新高考规定的选考科目,考试成绩会根据原始成绩按等级进行赋分,这种赋分是据考生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
04
试题内容的变化
高考考试内容进行了改革,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更开放灵活。
05
招录方式的变化
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学生报考由侧重“学校”向“学校+专业”转变,考生志愿与录取更加精准地匹配,更多学生“录其所愿”。
06
综合素质评价
对学生在高中阶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的评价,可作为高校招生的参考依据。
07
立德树人的导向
高考内容改革中立德树人的导向达到了制度化的水平,形成了系统化与有效的实现机制。
08
引导教学与服务选才的协调
高考作为衔接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机制,引导中学教育教学与服务高等学校选才的双重任务得到了进一步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