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技巧 > 干货教程 > 移动社交领域之战:微信vs米聊

移动社交领域之战:微信vs米聊

发布时间:2024-04-24 16:20:02来源: 15210273549

2011年,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就爆发了一场激烈的社交APP大战。当时国内一共出现了几百款社交APP,涵盖不同垂直领域。其中竞争最激烈的,是微信和米聊。

我们站在后人的视角,知道微信是社交领域的王者。然而在一开始的时候,微信并不被看好,甚至连腾讯自家员工都不爱用,不管是用户量还是口碑评价,微信都被米聊死死碾压。

那微信是如何后来居上,成为即时通讯领域的老大呢?请大家带入飞哥的视角,来探一探这场大战的究竟。

关内文章关外做

在聊微信和米聊之前,得先介绍一位来自国外的选手——kik

不是因为它占很大市场,而是当时的社交软件,或多或少都借鉴于kik,其中包括微信和米聊。

 

不得不说,以前中国互联网环境就是如此,以“借鉴”为主,原创很少。当然,也不只是以前。

Kik Interactive公司创立于2009年1月,创始人Ted此前就职于黑莓公司,担任系统工程师和技术产品的协调员。开发的主力,是一支滑铁卢大学所组成的学生团队,所以kik具有很强的工程师思维。

kik诞生的初衷,是为了解决黑莓、安卓和iPhone用户之间不能聊天的问题。因此在产品设计上,kik有开创性的效果。

具体来说,kik基于手机通讯录,通过免费短信的方式,和联系人建立通讯关系。最大的创新点,就在于基于通讯录建立社交关系,以及短信走流量,实现免费沟通的功能。

这两个创新点,也被国内友商“抄”了个遍。

 

Kik 正式上线于2010年10月19日,不到半个月,就吸引了100万用户。这件事让所有国内的互联网从业者为之疯狂,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APP大招也就此开启。

为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国内软件的“借鉴”速度,几乎可以按天计算,主打一个一比一仿真。

在kik上线还不到两个月,也就是2010年12月,小米就推出了其即时通讯软件——米聊。

米聊:微信是谁?没听说过

据网传,安卓版米聊开发时间不到一周,之所以能这么快,我想原因不言而喻。

当然,米聊在功能上也做了一些创新,除了满足kik的基本功能以外,还将语音和图片加入其中,主打年轻人的社交需求。

米聊的官方宣传标语是:“爱免费,更爱实时状态,比短信方便,不愁话费账单。新奇的沟通方式,我不是QQ,也不是飞信,我是米聊。

 

这不仅符合了当时通讯的多媒体、多样化的需求。同时,米聊把语音和文字两种社交场景结合起来,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

可以说,米聊的及时上线,分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软件的第一杯羹。

仅两个月时间,米聊用户就突破400万人。

据小米创始人林斌回忆,在2011年春节期间,林斌回到深圳老家,和十几个同学吃饭,结果饭桌上有一大半人都在用米聊。为了联系方便,林斌想给还没注册的同学注册一下,但发现登录不上去。

林斌就给米聊负责人黄江吉打电话,问什么情况。黄江吉说,现在用户太多,服务器挂了,大概一个小时以后才能搞定……可见上线之初的米聊的确很火

一方面,当时智能手机销量暴增,另一方面,社交是人们的刚需,加上米聊的功能齐备,使用门槛不高,而且还是免费,很受市场的欢迎。

如果照此发展下去,米聊很有可能成为国内第一款用户破亿的即时通讯软件。真到那时,可能就没微信什么事了。

所以当时有人说,米聊作为小米的核心产品,意义非凡,米聊、MIUI和小米手机,被称为小米公司的“三驾马车”,不光对小米,对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凡事皆有例外。

雷军很早就意识到,腾讯会是米聊的最大对手。毕竟腾讯的社交属性已经深入人心。所以他不得不以最快的速度,抢占市场。

因为腾讯一旦下场,其余对手只能被任人宰割,比赛就进入垃圾时间。然而,该来的还是会来的,历史也没有如果。

只不过,微信的崛起,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一帆风顺。

一封“微信”拯救了腾讯

微信的开端,源自于张小龙给马化腾的一封信。

kik爆火之后,张小龙意识到即时通讯的重要性,所以他给马化腾写了一封信,阐述了自己对社交软件的看法,希望立即做一款类似于kik的软件。

马化腾不仅同意了这个请求,还直接给这个产品起名“微信”,这款全民软件也由此而得名。

张小龙后来回忆,如果没给马化腾写那封信,现在想起来还有一阵后怕。那可能不会有微信这款产品,亦或是另一个团队或公司在做,腾讯在社交领域的地位能不能保住,还是个问题。

 

如果连立项都如此艰难,那微信后续的发展,依然称不上稳定。

首先,张小龙所在的腾讯广研所,人手严重不足,几乎导致项目流产。

当时腾讯广研所主要负责QQ邮箱的研发,班底是张小龙从Foxmail带过来的人。手机端开发人员主要是做塞班系统,安卓和iOS端基本没有。

无奈之下,张小龙只能从其他团队转岗两个人,组建iOS团队;从塞班团队中抽出一个人,又招了两个实习生,组建起安卓团队。

就这样,微信的技术团队才勉强搭建完成。

其次,微信1.0上线以后,没有用户愿意下载,甚至连腾讯的员工都不愿用。

虽然微信和其它即时通讯软件,在功能上没有本质区别,但用户还是会选择发布更早的米聊,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先手优势。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微信1.0的某个版本,在APP store上评分只有1分。

 

之所以口碑和销量都不行,张小龙认为有三点原因:

一是使用苹果和安卓的手机用户仍是少数。

第二,大部分人都有免费短信包,这使得免费通讯并不是一个强需求。况且,手机QQ也能解决了一大部分的社交需求。

第三,微信和米聊相比,可玩性差太多了。

虽然所有人都不看好微信,但它却得到了一个人的大力支持,那就是马化腾。

2011年开年第二天,马化腾专门跑到腾讯广州研究所,给微信开发人员加油鼓气,并且,还将更多的资源倾斜给微信团队。

腾讯开始大挖米聊的墙角,二者的战事逐步升级。

QQ也尝试给微信导流,但效果并不明显。

张小龙发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微信用户和QQ用户并不重叠,这给了张小龙很大的启发,微信不应该费劲去挖QQ的流量,而要去寻找更多的用户增量。

于是,微信推出了“附近的人”、“摇一摇”和“漂流瓶”功能,这使得新增用户量节节攀升。

真正拉开微信和米聊差距的,是微信上线了语音聊天功能,这些我们下一节再讲。

到此,微信vs米聊的第一阶段结束。

干货教程更多>>

【何小鹏:小鹏X键支持自定义“Say Hi”功能下季度回归】 三星Galaxy A26 5G手机曝光:25W有线充电、支持双卡双待 广汽将成立子公司与华为合作,首款车型将颠覆市场,售价30万以上 埃安UT 480亿公里零自燃验证证的弹匣电池,全能安全更抗打 直播间搬进田间地头 00后网购年货热衷“混搭” 三款纯电小车近期上市,海豚、萤火虫领衔,都是代步好选择 仰望U8重磅OTA:城市领航开全国 新增暴力模式 丰田这次要掀桌子,15万级纯电SUV,带激光雷达+大模型智驾 累计销量55万辆,红旗H5缘何成为国产B级车标杆? 2025年1月,这20款新车已经开始降价 2024车市盘点:沃尔沃全年下滑8%,新能源车型遭冷落,危机重重 寒假带娃不再慌!大空间、强动力、高安全,瑞虎8L助你安心出行 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博世电动辅助自行车系统事业部推出数字防盗系统,为电动自行车电池安全护航 AI赋能后,吉利能否一路狂飙? 东风纳米01新年钜惠:旧车置换享最高5万元补贴 小米申请注册多个“U系”商标,或为新车命名铺路 赛力斯问界M9销量突破15万,稳居50万以上车型销量榜首 马威科技获超亿融资 电驱动技术领先全球 保时捷公布新款911CarreraS官图:外观和动力均有更新 贾跃亭新动态:时隔8年再推新车,首款MPV揭晓 坦克500Hi4-Z基于用户场景需求,将开发更多架构和产品 快充vs换电:小鹏与大众新合作背后的战略意义 想买车的可以出手了,五款重磅新车来袭,谁能成为新年的开门红? 迈向500万!比亚迪的制胜密码是“人才+技术” 同等预算,价值体验翻倍,埃安UT会是10万级全能王? 特斯拉: 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竣工 并开始试生产 2024年度“成绩单”出炉:比亚迪蝉联销冠 多家车企创新高 3万!丰田全新代步车终于来了,搭1.2L动力+四门4座,百公里油耗 众人拾柴守望相助 奔驰、宝马、长城等车企出资出力驰援地震灾区 AI“造物主”:谷歌招兵买马打造“世界模型”模拟真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