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或将成为本田汽车业务在中国重新出发的一年。
4月16日,“烨”品牌和旗下3款车型的发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本田,设计上打破固有认知,智能化接轨前沿。烨品牌的到来,是本田电动化进入2.0时代的标志。提速,追赶新能源车发展前沿的步伐,是这一阶段本田电动化的核心。
本田电动化能否实现翻盘在此一役,这是一场关于生存的战争,也是中国本部长五十岚 雅行所带领的团队最重要的课题。
双重挑战
本田技研 中国本部长五十岚雅行在16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Honda有两个策略,第一个是必须快速应对新能源车市场份额扩大的现状;第二个是现在燃油车销量降幅很大,我们会考虑是否在生产力方面做调整。”
五十岚总提到,针对现在中国燃油车市场份额缩小,以及新能源车市场份额扩大的情况,Honda会急速采取措施去应对环境的变化。
可见,本田高层对当下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知,面对双重挑战,结合当下国内汽车行业转型的趋势,本田中国将经营重点放在了电动车的突破上,而抓手,就是刚刚发布的全新电动车品牌“烨”。
决心,提速
“烨”品牌正式发布,寓意“璀璨、闪耀”,使用更有活力感的“H”标识,本田希望将传统优势项目驾驶乐趣发扬到电车上,激发用户迸发驾驶热情。同步亮相3款新车,烨GT概念车,预演烨品牌第二弹车型的定位与造型,量产版车型将在2025年上市,烨S7和烨P7则是作为第一弹量产车型亮相,将在今年底上市。到2027年,烨品牌将会推出6款新车。
肉眼可见的变化是,烨品牌旗下新车均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与过去的本田截然不同,并且有与时代前沿接轨的智能化能力,聪明的智能语音、丰富的车机应用和L2以上级别的智驾能力,还有简洁酷炫的内舱风格,一切都表明一件事:本田为了中国消费者,几乎从内到外进行了蜕变,放下所有燃油车时代的包袱,这是需要勇气的。
这样的改变,在外界看来似乎轻描淡写,但在本田体系内部,可想而知是巨大的,可以称为变革。其背后,是本田中国及至本田技研高层,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与为之改变的决心。在沟通中,本田技研科技中国执行副总经理宫原 哲也强调:“Honda在全球范围内,率先面向中国市场进行电动车的开发,“烨”品牌就是基于这个背景诞生的。”
或者在中国市场卷翻天的背景下,烨品牌的节奏还需要更快一些,但对于本田体系而言,能够在2024年拿出与市场主流水准相当的纯电产品,这是不容易的。或者我们这么说,在合资企业范围内,是相当给力的效率了。
开放兼容,与坚持
更给力的新车效率,来自于本田开放的态度,过去的几年中,本田在几次电动车相关的重要发布会中,均强调了与中国优秀的本土企业的合作。比如16日的发布会上,本田就特别提到,与华为合作开发的光场屏等。
五十岚本部长在采访中也表示,现在中国汽车行业,包括供应商,确实都走在最前端,自动驾驶和智能化技术比较强。本田跟中国的供应商进行合作,也有不同的程度和不同的范围。
更进一步来说,本田与宁德时代、航盛电子、科大讯飞等多个领域的公司都有合作,且其成果也都在已发布的产品中体现,烨品牌新车也将全面应用这些先进成果。宫原执行副总经理透露,“在中国市场发展非常迅猛的自动驾驶技术,我们也已经展开探讨和合作。本田是全球首次将L3的技术搭载于车辆,拥有基本的自动驾驶技术。”
开放,使本田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进程上领先于合资同行,但同时作为拥有70年造车积累的汽车企业,本田对汽车有着自己的坚持。在燃油车时代让用户津津乐道的驾驶乐趣,就是本田的优势之一,这是本田在不管e:N系列还是烨品牌上都反复强调的基因,让用户享受到与燃油车同等乐趣的驾乘体验,是开发重心。但是,众所周知,由于搭载了电池,电车会变得非常重,为此,本田可没少下功夫。
主导技术研发的宫原执行副总经理介绍,Honda基于长期以来汽车研发的经验,在汽车轻量化方面下了很多功夫,通过性能方面和架构方面的整合,同时满足比较重的电池搭载和驾驶轻快感。
另一方面,作为传统车企的另一个优势,是稳定质量表现和更值得信赖的安全性,这两点也是本田的传统优势,在电动化时代,这仍然是本田希望为用户提供的核心价值。
N点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前几年流行的“留给新势力的时间不多了”,到了2024年已经悄然改成了“留给合资的时间不多了”,这是一个行业格局转变的折射。诚然,在电动化大转型之下,合资企业既有的体制跟不上市场的变化,使之陷入被动局面。数据上,合资企业新能源车渗透率7%左右的数据,与整体市场平均超过30%的渗透率形成强烈反差,而让用户真心喜爱的合资新能源车,也是凤毛麟角。
在访谈的最后,五十岚本部长强调:“我们认识到Honda在新能源产品阵营布局方面,相对于市场有些缓慢。我们希望以今天发布了新品牌和新平台,加速电动化战略的推进。”
更进一步说,我们也看到了本田在前沿技术的布局上,也与时代同频,其在高阶智驾、固态电池均有所布局,这就是本田参与电动化竞争的底气与实力。烨品牌的发布,是本田的一次自我突破,也是其对当下合资品牌普遍面临的境状的一次“交卷”。我们看到了它的变化,也看到了它的进步。这样的变化够还是不够?恐怕要等到产品上市之后,由市场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