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万万没想到,击败美团的不是饿了么,而是外卖店里泛滥成灾的预制菜。
如今,预制菜泛滥到了什么地步?
真功夫、吉野家等快餐连锁店,公开承认卖的套餐全是预制菜;人均百元的西贝居然也有85%的菜品是预制菜,现场的厨房仅负责加热。
品牌店尚且如此,更别说那些藏在边角旮旯的外卖店了。
《北京日报》的一项调查显示,91%的消费者介意用预制菜做的外卖。

一家美团的烧烤店,除了招牌烤鸡翅外,其他的烤串全是预制的。
每次出单,老板把工厂送来的羊肉串放炉子上烤一下即可。连最不可能做预制菜的烧烤也卖预制羊肉串了,美团上还有多少外卖是新鲜的?
全社会对预制菜疑虑,或已影响到了美团的生意。
财报显示,近期美团外卖的日订单量减少了338万单。越来越多的用户因担心吃到预制菜而放弃了外卖。
这股寒气也传到了资本市场,美团的股价从460元的高位,暴跌到了102元。

图片来源:36氪
面对危局,王兴开出的“药方”是放权。美团外卖撤销了总部的“直营业务部”,改为在每个城市建立独立的“城市业务部”。以此贴近当地市场,与饿了么、抖音展开近身肉搏。
但如何解决预制菜的问题?王兴却只字未提。
其实,美团解决预制菜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只需给用了预制菜的外卖店或菜品添上“预制”的标签即可,以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愿意吃的就买,不愿吃的就换。

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为何王兴不愿做呢?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美团和预制菜捆绑得太深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王兴没有“刀口向内”的勇气,主要出于两点考虑:
第一点是美团上的预制菜太多了,尾大不掉。有媒体估计,美团上至少有70%的外卖用的是预制菜。如果贸然打上“预制”的标签会导致大量用户的流失。
没有标签的时候,消费者只是怀疑自己吃的是预制菜,但没实锤。加了标签,相当于“自首”。要知道,有近一半的人是无法接受预制菜的,王兴承担不起丢失这部分用户的风险。

第二点是成本原因。大部分外卖店老板是被逼无奈才使用预制菜的。因为他们头上有美团、店租、人工、原材料,四座大山。
尤其是美团的抽成,越来越离谱。一家螺蛳粉店的老板吐槽:客人来店里吃,付20元,我赚20元;他要在美团下单,付25元,我赚10元,60%的钱被美团抽走了。
店里没办法,只能用预制好的螺蛳粉汤包做汤,不然就是给美团白打工。
对于这些外卖店的困境,美团不可能不知道。但为了公司的利益,漂亮的财报,他们不得不默许预制菜的存在,甚至鼓励外卖店使用预制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