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通用人工智能青岛论坛之奇点探索在青岛产研院星空大厅举办。论坛由青岛市科技局指导,青岛产研院和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智能制造专委会、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青岛分部共同举办。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BIGAI)、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青岛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及百余名业界精英齐聚活动现场,与会嘉宾围绕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理论发展和智能人机交互、内容生成、技术落地等关键议题,畅聊AGI行业变革,呈现一场探索AGI奇点的科创论坛。
众抒己见
拥抱人工智能大时代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葛树志教授,BIGAI马晓健研究员、王俊淇研究员、高志研究员,山东大学(青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屠长河教授,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部长董军宇教授出席论坛并作分享,青岛产研院执行院长赵宇波主持活动。
葛树志院士结合自身丰富的研究经验进行了题为《人工智能进步:前沿,经验与机遇》的观点分享。他回顾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节点,介绍包括大语言模型、多模态基础模型、人工智能内容生成、选择状态空间模型等前沿技术,通过深入分析ChatGPT、LLaMA等基础模型在文本处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多个模态中的应用,介绍了诸多技术如何推动AI领域的快速进步,展现了在可信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以及人工智能内容生成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马晓健研究员作题为《开放世界下的通用具身智能体》的分享。他深入探讨了如何在开放世界环境下构建具有具身性的通用智能体,详细说明了智能体如何通过学习、推理、判断、规划和导航来适应环境,人工智能工具在数据集获取和构建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智能体社区的未来发展,展现了通用具身智能体技术的广阔前景和实践意义。
王俊淇研究员作题为《认知计算与价值驱动》的分享。报告指出通用人工智能的基础定义必然包含了与真实世界完整交互的能力,故而需要完整的感知、认知、规划、决策、执行、反思的链路闭环。认知计算与常识推理实验室关注智能体的认知架构、知识获取与推理能力、社会智能的产生与计算、以及对齐人类的价值自驱体系,根据认知的基本原理以及单智能体的交互方式,设计出了通用的认知架构,并致力于打造基于人类价值观,适用于为智能体与环境互动产生内生动机的价值体系。
高志研究员作题为《面向复杂视觉任务的工具导向智能体》的分享。工具导向的方法成为构建通用智能体的新趋势。这类方法利用大语言模型生成代码,调用其他神经网络模型,完成复杂的组合视觉任务。认为当前方法缺乏连续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无法处理复杂的视频数据。为此,团队提出了 CLOVA 和 VideoAgent 两个视觉智能体,分别通过闭环学习以及存储增强的方式,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在多个图像视频测试基准中验证了智能体的有效性。
屠长河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空间智能》的交流。他认为智能体的持续进步,需具备更强的识别能力、深入的认知理解、精准的抓取与交互技术、全面的场景理解以及高效的任务协作。空间智能除了完成既定任务,想要达到人类对空间的认识及认知,统一到通用智能的框架之中,还需结合认知科学、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共同推动空间智能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董军宇教授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作题为《通用人工智能—来自海洋的需求与挑战》的分享。他介绍了海洋领域的AGI需求,包括如何精准获取水下目标三维数据、预测海洋环境要素并用于业务化预报。团队采用几何方法与深度学习结合的思路,以及构建琅琊泊海洋环境预报大模型,推出了基于像素预报的强对流预警通用预训练模型的有效实践。指出为了解决地球系统人工智能模型开发碎片化、定制化、重复化、低效化的问题,要建设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整合多源异构数据,实现海洋全变量模拟。
机遇与挑战
聚焦纵论AGI创新发展
在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同与会的学术界、产业界代表围绕“人工智能的技术边界、未来人才画像以及人工智能与产业的切入点”等话题进行了精彩的问答交流,发表了极具启发性的深刻见解,带领与会者更为清晰地认识了AGI技术发展趋势与所创造的价值。嘉宾们表示:人工智能边界包括对其定义、所用能源、所需算力以及人类的自我认知等因素,人工智能人才引育重要的不在于画像嵌入而在于适用管理,在产业中要强化与人的协同作业,重构标准化生产工序模式,通过人工智能减少沟通成本,设计成本,更好的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赵宇波表示,本次论坛通过研讨通用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趋势,促进了行业观点的交流与碰撞。未来,青岛产研院将持续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搭建行业沟通桥梁,研究分享新科技、新政策和新趋势,助力青岛人工智能行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