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办负责任的教育 育有担当的新人”上海大学附属嘉定留云小学办学成果展示活动举行。作为一所成长中的学校,上大云小正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发现新的增长点。
“咻~”航模飞驰,波浪翻滚,一场精彩刺激的电动模型绕标追逐赛正在学校紫藤广场上演。加速、绕航、急转弯,海模社团的同学们手持遥控器灵活地操控着航模,进行技术与速度的较量。
在这群参赛者中,四年级(2)班的王成博表现尤为出色。在他看来,难度最大的部分是在到达标志点时的转弯控制:“如果转弯过早可能会漏掉标志,过晚就会撞到墙壁导致航线加长。在速度与精准之间寻找平衡点,正是这项竞赛的乐趣所在。”
据了解,海模社团是上大云小创新工坊的一部分,该工坊还涵盖了碳中和社团、三模社团和青创社团等,旨在将科学知识和创新理念贯穿于日常学习和活动中。井盖异常情况监控、制作可重复使用口罩、旅游景区女厕排队的解决办法……在一次次项目实践中,学生们将科学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在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屡获佳绩。
走进学校的岩彩课程专用教室,各种岩彩基底材料、矿物色颜料和岩彩艺术衍生作品有序排列,几乎媲美专业美术工作室。学习岩彩一年多的周梓欣热情地向大家介绍这幅《未来的我》:“我用岩彩画独特的绘制方式‘层面叠加’画了我自己。圆形的画板就像一个小圆镜照出未来的我,一个性格活泼、开朗自信的女孩。在背景后面添了星辰大海,是因为我希望长大能去遨游太空。”
“岩彩绘画”是一个古老的画种,其源头可追溯至甘肃敦煌壁画以及新疆龟兹壁画。为了让这项中国传统艺术走进少年儿童的视野,上海大学基础教育处重点打造引擎项目“岩彩课程走进中小幼校园”,将高校岩彩课程资源引入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育体系。通过逐步探索,上大云小为不同年级学生量身定制了“穿越千年的岩彩画”“寻找中华大地上的有色土”“岩彩再利用”等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到岩彩绘画的魅力,还让这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实现当代新生。
活动现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岩彩艺术家陈静主编的《岩彩初识-造形篇》新书发布。“我们精选嘉定区中小学优秀美术教师组成课程转译项目组,从造型、色彩、材质切入,把岩彩高等教育系列教材中的知识点转译成孩子们听得懂、感兴趣的内容。希望这本书的出版是一个开端,可以丰富现有小学美术教学内容,让岩彩基础美术教育有更多可能性。”陈静表示。
7年的办学历程中,上大云小不仅在课程改革上持续发力,还着力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我们基于儿童立场,充分利用走道、花园等校园空间,打造岩语·汇跨学科学习空间、创客工坊、全学科阅读长廊、书画艺术空间、物联网智慧农场等创新空间、育人场域,使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变得可亲近、有温度。”上大云小校长唐敏表示,学校始终把“责任教育”视为核心,先后获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绿色学校、嘉定区武术足球布点学校等荣誉。未来,这颗“责任教育”的种子将朝着植根劲节、根深叶茂继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