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重金悬赏的告示,一只走失的鸽子,让两位租住在北京胡同的外来年轻人结成“搭子”。电影《东四十条》5月23日在艺海剧院小剧场举行上海首映,导演覃牧秋、詹涵淇做客“艺述电影”第32期活动现场,在映后环节与上海观众交流。
有人说《东四十条》拍出了鼓楼人民的青春感,覃牧秋表示,其实每个地方都有“鼓楼”这样的地方,有很多年轻人聚集在那里,上演各种爱恨情仇。“片中的两个人物做了戏剧化处理,他们其实沉浸在各自世界里,没有真正在交流,但也是在互相陪伴。我们离开家乡去北京、上海生活,也许就是为了找寻这种陪伴感。”
《东四十条》讲述了东四和十条两个住在胡同里的外地年轻人,因为发现了一张重金悬赏的告示,开始寻找一只走失的鸽子。他们在胡同的各个角落,经历了春夏秋冬,感悟了生活的真谛。“东四十条”即东四第十条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路口,影片中出现大量鼓楼的镜头,展示了北京胡同四季的风景。
影片情节性不强,几乎以东四、十条看似意识流的对话撑起全片,有点像胡同版的“等待戈多”。他们坐在蔓蔓野草上发呆,在河边垂钓、澡堂泡澡,甚至在厕所对面边喝汽水边探讨如何给这些厕所做“大众点评”。他们的闲谈中充满当代文艺青年的奇思妙想,也不无讽刺。在艺海剧院现场放映时,全场笑声不断,生活在大城市年轻人的漂泊感和自由随性的状态引发共鸣。
覃牧秋和詹涵淇都是新人导演,这部成本仅20万元的影片在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展映时,成为“头号爆款”之一。“我们不敢自称爆款,只是一部口香糖电影”,詹涵淇认为,也许因为平时大家看的严肃电影偏多,看到《东四十条》这样的口香糖电影,会有放松、开心的感觉。
“鼓楼这个地方虽然是在北京,但在电影中是一个架空的背景,它是那些不想进入正统社会、还想尝试自己想法的人聚集的地方。有的人可能待了一年就走了,也有人一直待下去。”
为了节省成本,影片中有些道具是去借的,夜戏用的是路灯的“自然光”,还跟另外两个剧组共享了场景。詹涵淇介绍,在创作时会先写一段台词,找到两个合适的角色和适合场景去试拍,觉得可以了,再去延伸。
影片创作中也有各种灵感碰撞,结尾有一个东四、十条拎起冻结在冰面上的手机耳机聆听冰下世界的镜头,让不少观众觉得余味悠长。那天,两个来自南方的导演原本打算在冰上冻一些道具,先用热水在冰上浇一个洞,把道具放进去,再浇上冷水来凝固。“每次浇热水时,都听到冰面好像有裂开的声音,我们一边浇,一边害怕地拿着热水壶跑,循环往复了一个下午,突然看到旁边有一个断掉的耳机,我们开始思考,如果一个耳机从冰下面延伸上来,他们会听到什么声音,就拍了这样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