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是一条“鲶鱼”。不得不承认,如今的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形态、迭代内卷的方向,大多是由特斯拉的定义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在产品定义上最大的贡献,其实只是冰箱彩电沙发。
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竣工。这与中国新能源车行业爆发增长的时间点几乎重合。换言之,特斯拉带动了整个新能源供应链的发展。
但是如今这条“鲶鱼”,正面临一批中国品牌的“围剿”。
特斯拉开启全球大面积裁员,北美总部连超充团队都全员解散,中国区裁员比例在20%-50%,甚至波及到与生产销售密切相关的一线员工。马斯克已经嗅到了危险的味道。
过去特斯拉仗着强大的品牌力,在中国市场通过操纵价格的起伏,来实现逼单、促销。
“功臣”朱晓彤回归中国区后,特斯拉的终端销售政策没有做出明显变化。朱晓彤回归的第一件事不是拿出有力的销售政策来提振市场,而是出席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式开工。
这或许是特斯拉策略的一个转变。在中国市场,特斯拉最终也会和其他海外品牌一样,要在保量和保利润之间做出选择。
2023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利用率一直处在92%的高位。最新的消息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今年4月产量同比下滑25%。下滑趋势显而易见。
特斯拉的销量严重依赖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这两款车型占据了特斯拉中国销量的九成以上,也是细分市场的销量榜首车型。中国绝大部分新能源品牌也都是将这两款车型作为假想敌。
但是很多人都没留意,2017年开始陆续交付的Model 3,其实已经是一台有着6年历史的老车了。Model 3在中国的销量已经从过去的月销数万辆变成现在的月销数千辆。今年4月,蔚来ET5/ET5T的月销量达到6710辆,已经超过Model 3的5065辆。
同样是在今年4月,Model Y销量大跌44.5%,成为细分市场跌幅最大车型,连续15个月的绝对销冠已经化为了泡影。这次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减产主要就是针对Model Y。
高端车型Model S和X在中国市场已经不再有存在感,说明特斯拉的品牌力在高端市场已经丧失。更廉价的特斯拉Model 2被认为是特斯拉的“大招”,但在目前特斯拉全球裁员的背景下,Model 2的命运已经变得越来越不确定。内部消息透露,马斯克已经放弃了Model 2的开发计划。4680大圆柱电池乐观估计也要等到2025年才有可能装车。
除了FSD的入华预期以外,特斯拉目前在国内已经没有技术牌可以打。但FSD对中国用户的吸引力目前来看,远不及国内新势力品牌的智驾。
特斯拉的单车利润率在20%以上,在中国这样一个内卷的市场里,如果特斯拉愿意牺牲利润,仍然可以换取回销量。但如果不降价,特斯拉中国只能承受销量的下滑。
其实从年初开始,业内就对特斯拉可能的降价有所预期。各家车企在做产品梯次和定价时,实际上都会有针对性的做出保留。但现在从工厂减产的动作来看,特斯拉选择的是收缩保住利润。
牌桌上最忌讳的就是被人看透了底牌。特斯拉现在无牌可打,后续没有“大招”,这是送给中国品牌放心“围剿”特斯拉的机会。
目前来看,20-25万级别市场里,小米SU7、极氪007,甚至蔚来ET5都有着不错的销量表现,它们在蚕食Model 3的市场份额。SUV方面,理想L6、比亚迪宋L、小鹏G6,以及即将登场的乐道L60、阿维塔07都是Model Y的对手。
最重要的是,大家已经笃定特斯拉拿不出有力的武器还击,也不愿意和中国品牌一起卷。
这不是华山论剑,这是围攻光明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