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上汽集团(以下简称“上汽”)发布面向“新赛道”的七大技术底座,包括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以及电池、电驱、超混系统和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在发布前夕的预热活动中,技术底座“筑基人”——上汽工程师团队代表与媒体“面对面”,对相关技术成果进行了详细地介绍。“造车”十余年,上汽“技术顶流”一直在关注什么?思考着什么?他们如何看待未来出行?
洞察需求:消费者需要一台怎样的车?
如今,买车越来越像买手机,各种新颖功能让人眼花缭乱。而在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创新研究开发总院院长祖似杰看来,对绝大多数有购车需求的消费者来说,出行安全舒适、车子越开越好开才是用车时最核心的诉求,也是工程师在研发设计时最需要把握的原则。
“消费者视汽车为消费电子产品,而我们在造车时却不能抱以同样的心态。”祖似杰说,“安全”始终置于首位,“一旦发生事故,手机可以重启,但生命不能重来。”
尽管七大技术底座分别涉及不同技术路线,而安全可靠是“上汽造”的共同特点。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副院长、上汽零束CEO李君介绍,全新一代全固态电池——“魔方”在针刺以及200℃热箱的场景下,能够确保电芯不起火不爆炸。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副院长、捷能汽车公司总经理仇杰牵头研发的DMH超级混动系统中,电池包顶盖可以确保半小时以上的阻燃性能。
以人为本,对用户负责,产品是上汽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无论是技术底座,还是产品概念,十年间,上汽工程师们越来越自如地站在用户角度考虑产品创新。
更新一个功能相对容易,创造良好体验则难得多。“所以我们选择抓住驾乘时会出现的高频、刚需场景,代入到‘端到端’的产品使用体验,来创新和迭代软件。”李君说。
“从客户需求出发,研发总院研发范式和开发方法论从过去至今发生了质的变化。”祖似杰说。“要满足具体场景下的用户需求,我们不只是要提供一种技术,或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系统解决方案。他以无人驾驶为例,“在何种程度上可以大规模运用,什么程度上还不能盲目量产,要在对用户负责的基准上把握边界。”祖似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