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被地方恶霸欺压的少女,到违反纪律不慎把任务搞砸的“菜鸟特工”,再到穿上军装,成为冲锋在前的优秀革命战士。琼花这个名字,连同她的命运,都与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过去60年,《红色娘子军》讲述的中国女孩成长故事,在世界舞台上反复上演超过4000次,感动了几代人。
为了庆祝《红色娘子军》首演一甲子这个特殊的时刻,今年3月,中央芭蕾舞团从故事的发生地海南出发,开始了该剧全年超过60场的全国巡演。
5月16-17日,中央芭蕾舞团携一线阵容来到上海宛平剧院,连续两晚上演红色经典。
剧中角色琼花“倒踢紫金冠”的造型,女战士操练场上的飒爽舞姿,红军排队冲锋陷阵,舞台上快速前进的队伍仿佛无穷无尽……这些载入中国芭蕾史册的经典场面如今看来依然震撼人心;而“万泉河水”,“娘子军练歌”等经典的旋律,也成为印刻在几代中国人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
随团进驻剧院的中央芭蕾舞团党委书记杨雄每晚坐在观众席,完整观看舞者们的演绎。他笑着说,自己大概看了100遍,每一遍台上发生的细微变化都尽收眼底。
“尽管如此,每次都会被这个故事感动,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在排练和演出的间隙,杨雄接受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的专访,关于一部红色经典怎样炼成,一支芭蕾劲旅如何铸就,对中国芭蕾舞的发展前景有何期待,作为一名国字号舞团的管理者,杨雄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一、经典怎样炼成
昨晚我们在宛平剧院完成了第一场演出,现场气氛让人感动。
首先是座无虚席,3年不见,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上海观众对这部作品的热情。观众对故事的反应十分热烈,当洪常青在《国际歌》中英勇就义时,我观察到身边有观众流下了泪水。据我观察,观众中老、中、青、少都有,证明这部作品打动人的能力是无差别的。
一部作品成为红色经典不是一蹴而就的。
这部作品当年在创排的时候,从音乐、编舞,到舞美,都集中了全国最精锐的力量。
作曲吴祖强、杜鸣心、戴宏威、施万春、王燕樵老师,都是当时国内优秀的音乐家,他们当中有的曾在苏联最好的音乐学院接受过系统的交响乐作曲训练。
再比如这部作品的舞美设计马运洪老师,他曾经以列宾美术学院第二名的成绩从油画系毕业,后来的93版西游记也是由他担任美术。舞台上的置景并不复杂,但是只要你坐在观众席,场景的立体感、透视感、光线层次非常丰富精美,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是前辈了不起的造诣。
从优秀作品到经典作品,还要经历长时间的不断打磨。
上世纪60年代开始,《红色娘子军》经历了将近十年的“集中打磨”。音乐和编舞做出过较大的调整。主创不断收到社会各界观众的反馈,比如操练的动作设计,如何更接近军人的状态;比如琼花的人物设定是一位乡下的野丫头,不能演成仙女的感觉……
直到近两年,这部作品的主要编导之一蒋祖慧老师还会来团里,和年轻演员们交流作品细节处理要求。可以说,是几代艺术家的心血和观众的热情,让这部作品在漫长的岁月中一步步成为经典。
我们到海外演出,美国或是澳大利亚,发现当地的观众对这部作品的接受度比我们的预期要高。他们认为,作品的主题是女性意识觉醒,女性的独立解放,传递乐观奋斗精神,价值观上和他们很是契合。
经典的形成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无论是音乐、话剧、还是舞蹈,很多作品常常风靡一时,过几年看就觉得缺了点什么。作品在一个时期的流行,除了艺术上达到的水准,还会有当时的社会心理和情绪在里面,时代变迁,对作品的感观也会变化。
《红色娘子军》之所以能够成为不受时空限定的经典,常演常新,走上世界舞台赢得赞誉,主要是创作者在一开始就为作品赋予了非常丰富的主题与内涵,使得这部作品具备了很高的艺术浓度。
今天的演员在精神面貌,人物的理解诠释上,应该向老一辈演员学习;而年轻人在技术能力和艺术处理上,还是有当下时代的特征,以及长足的进步。
我还记得第一次看到我们的小邱(中芭明星舞者邱云庭)对吴琼花的演绎,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琼花还可以演成这样!”
今天饰演琼花的演员是我们团的主要演员徐琰。她毕业自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校,就是从上海走出来的演员。我想,今天回到上海来演这个角色,对她个人和对中芭都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跳“琼花”这个角色,首先强度很大,对技术的要求也很高。就像剧中的“琼花”要经历千难万险才会走向成熟;一个舞者想要得到“琼花”,成为“琼花”,也得和“琼花”一样,经历充分的磨砺与成长。
二、强军如何铸就
世界范围看,每一个知名的舞团,都有自己的性格气质,而中芭演员的精神特质,就是靠认真传承这部镇团之作来塑造的。
今年,中芭要在全国巡演超过60场《红色娘子军》,往年平均也会演4-50场。我常和来团参观的专家说,中芭的底色就是红色,演员们把传家宝作品的精神内化到了身体当中。
所以你可以看到,中芭的演员走出来,就像一个个琼花,他们自律自强,充满生命力和奋斗精神。
我们也很清楚,中央芭蕾舞团这个名字,担当着为中国的芭蕾事业开路的角色。
在京剧领域有“三并举”的说法——古典、历史新编、现代戏,三者并重往前走。无独有偶,对于中芭的发展定位,我们的团长、艺术总监冯英提出了三足鼎立的概念:
大古典作品要表演好,这是守正创新的根基所在。
民族的作品要发扬好,中芭从《红色娘子军》而起,体现的是一种首创精神:民间音乐、舞蹈的元素融入西方古典芭蕾的框架,是民族性的突破。我们近年来编排的像《敦煌》、《红楼梦》这些中国元素的作品,正是在这条道路上进行着持续的探索。
现当代舞的作品要探索出新路,这也是国际芭蕾舞坛的趋势所在。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我们制作了大型交响芭蕾《世纪》,在北京连演七场获得了巨大的反响。去年完成首演的《欢乐颂》,用的是古典音乐,但舞蹈是现当代的,也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因为芭蕾这门学科的特殊性,放眼全国的舞蹈学校,都没有芭蕾舞编导这门专业,而请芭蕾领域外的编导来编创芭蕾舞的作品又的确存在困难——芭蕾光舞步就有200多种,熟悉芭蕾语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这种局面倒逼我们决定从自己的演员队伍里培养芭蕾编导人才。
2010年起,中芭设置了芭蕾创意工作坊的机制,今年已经做到第14届,以团内人才培养为主,也向社会上的编舞人才开放。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入选作品慢慢也形成了古典、民族、现当代三足鼎立的局面。
有编舞志向的年轻人通过一年年参加创作、慢慢就立住了,自然地过渡到编导岗位上。
对人才的培养从来就是中芭的核心工作。人才断代的风险绝对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出现。我们一方面从全国的舞校招募优秀的新人加入,另一方面建立自己的舞蹈学校,都是为了建立、巩固自己的人才蓄水池。
我们也面临着人才的国际竞争。很多年轻优秀的舞者在学习的阶段就前往欧洲,毕业以后进入海外的一流舞团。不过目前这种情况也在慢慢改变。一方面是我们国力的提升,另外一方面因为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隔阂,对于许多芭蕾舞人才来说,去西方发展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中芭可以为优秀的演员提供更熟悉的工作、文化环境,更广阔的机会和平台,在国际化程度上也堪比海外一流院团。从上世纪80年代戴爱莲老师引入英国安东道林大师开始,我们和世界上许多最顶尖的芭蕾大师都有各种形式的创排合作,团长冯英老师还长期在国际顶尖的舞蹈赛事中担任评委,带领演员参加重要国际性芭蕾活动,中芭正深入融入世界芭蕾的版图。
放眼全国,专业的芭蕾舞演员差不多400多人——这当然是一个很小众的艺术领域,但是,客观条件不是我们甩锅的理由,既然我们就是干这个的,那就应该把这件事做好。
三、行业如何壮大
这次来上海演出,我们派出了第一梯队的演员。基训课上,芭蕾大师徐刚老师也提醒演员们,演得好不好,上海的观众是看得懂的,是看过好东西的懂、比较出来的懂。所以,昨晚的演出很成功,今天也千万不能有丝毫松懈的想法。
有一次和上海大剧院院长张颂华先生聊天,我开玩笑说到,一座城市芭蕾文化的厚度,和开出的咖啡馆数量是成正比的。上海无疑拥有中国最好的芭蕾舞的群众基础和演艺市场,是我们很重视的文化码头。
我们不仅希望把经典传承的、大古典的作品带来上海,也期待未来让更多的新作品走进剧场,和上海的观众见面。
上海和芭蕾在精神气质上的高度契合,其实就是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气质。
芭蕾舞出现于意大利,兴起于法国,在俄罗斯达到巅峰,无论芭蕾传播到哪里,都会和当地的音乐、文化、民间舞蹈、生活方式深度融合。比如《吉赛尔》里德奥山区的民间舞蹈元素,《仙女》中苏格兰传统舞蹈元素,还有《堂•吉诃德》鲜明的西班牙舞蹈风格。
而当西方芭蕾走到现当代,创作者已经不满足于古典芭蕾既定的范式。他们不断地打破原有的规范和语言,寻求更自由的表达,可见芭蕾舞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开放性和可能性的生态。
芭蕾是一门科学的舞蹈训练系统。芭蕾的训练很科学,有现代医学甚至数学的参与,帮助舞者能更高效地发挥身体潜能,同时尽可能避免受伤。在芭蕾的训练基础之上,再加入了中国传统舞蹈的韵味、特色,中国舞的优势就慢慢发挥出来了。
其实,中国舞最大的优势就是接地气。它与我们的文化历史相关,与我们的生活场景相关,这对中国的芭蕾舞创作者则是一个提醒:我们创作芭蕾作品,也要做中国人自己的东西,而不是一味模仿西方,或者脱离群众,曲高和寡、孤芳自赏。
《红色娘子军》恰恰完成了芭蕾艺术在中国大众化、普及化的工作。你看这两天走进剧场的观众,老、中、青三代人都有。我相信他们看到同样一个故事的感受是全然不同的,但是他们各有各的触动与感动。而即使在老少边穷地方的老农民,也都知道这部作品。作为一个舶来的艺术样式,能够达到这样的社会穿透力,就是因为它做到了深入群众。
有人会问,为什么《红色娘子军》这部作品能做到出手即巅峰?因为当年来帮助中国进行芭蕾学科建设的苏联专家们除了培养演员,还培养编导,除了教授古典芭蕾之外,还教斯坦尼体系的表演法,而这群芭蕾编导前辈又大都拥有中国传统戏曲和民族舞蹈的底子。
于是这些堪称先驱的创作者既会编舞、还懂表演、又熟悉传统文化,是今天要努力恢复的状态。
我们看到国外许多创作型的舞团,一流的芭蕾编导,之所以在艺术上能达成很高的成就,和他们接受完善的通识教育是分不开的。他们不仅是舞蹈家,很有可能还是画家、音乐家、戏剧创作者;对本民族的民间舞蹈、艺术也有很深的研究。
所以当我们说起今天的创作的时候,就是问两个问题:第一,我们对传统掌握的够不够?第二,我们对社会的观察,生活的理解够不够?只要做到这两点,就有机会创作出新的经典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