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令人心驰神往。
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让人领略到一种“荡胸生层云”的壮阔与豪迈。乾隆皇帝曾在泰山“凌云踏蟾宫”,提笔描绘“一夜深宫亮,万乘铁骑惊”的万千气象。
各种各样的神话历史传说,历代文人名士的诗文题咏,不断为泰山增添着新的风景,不断丰富着泰山文化的内涵。与泰山有交情的文化名人众多,北京大学教授杨辛就是其中一位。
今年3月7日,杨辛教授去世,享年102岁。5月10日,在济南举行的一场文化活动中,包括杨辛教授的儿子杨乐在内的与会者,纷纷追忆他的学术成就与贡献,多次谈到他与泰山的特殊缘分。杨辛对泰山的“美学观察”,融合着美的品鉴和深刻的哲思,独出心裁,别具一格。这为我们弘扬和传播泰山文化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以生命为中心的天人之学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不同的泰山。对于泰山和泰山文化的内涵,杨辛有独到的提炼与概括。他对泰山美的独特观察与体验,对泰山文化的独特发现与思考,尽在于此。
他从哲学的高度,以“生”对泰山文化进行高度概括。如果结合他的人生经历分析会发现,他的形而上思考融合了饱满的生命体验。
杨辛是个学术多面手,在哲学、美学、书法等领域均有很深的造诣,著有《美学原理》(合著)、《建筑》(合著,法文版、意大利文版和中文版)、《美学原理新编》(合著)、《师岱堂集墨——杨辛泰山诗书选》等。
北京大学官方网站发布的杨辛生平简历中介绍:他长期从事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离休后专注从事泰山文化研究与荷花文化研究,致力于研究与发扬泰山与荷花文化中所凝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精神和高洁品格,努力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
恰恰是美学与泰山的相遇,写就了他学术生涯的一段佳话。多次登泰山的经历,也涵育着他对于泰山更深层次的体验和思考。
杨乐多次听父亲在不同场合详细说起过这段缘分。
1979年,在济南举行的中华美学会工作会议期间,杨辛与武汉大学教授刘纲纪相约,慕名前往泰山。他们一路步行,过岱庙,经一天门、中天门、南天门,一路向山顶攀登,直到玉皇顶。
当晚,他们住在岱顶。那时候,住宿条件很差,他俩就住在“简陋的棚子里”,2元钱一晚。条件艰苦,但完全值得。杨辛回忆,第二天清晨看到了“一生中最为壮丽辉煌的泰山日出”。他激动不已,从此与泰山结缘。
参与泰山申遗活动,对泰山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更深刻的理解。1986年,泰山申报联合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时,北京大学成立专家组进行学术论证。杨辛成为专家组成员之一。他负责美学方面的报告撰写,写成的《泰山的美学考察》列入申报文本。次年,泰山申遗成功。联合国专家认为,泰山的申遗报告是第三世界国家中最好的一份。
他几乎每年都要专程登泰山,有时一年还不止一次。80岁以后,体力有些跟不上,就先坐车到中天门,再步行往上。
泰山为何有如此特别的吸引力?杨辛解释:“每一次登山,我都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沐浴和更新。”
那么,他又是怎样理解和概括泰山以及泰山文化的呢?他反复思考后认为,最合适的一个词应当是生命的“生”。
他在接受中国文化报采访时曾详细回忆过这件事。有一年,他和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同去泰山,清华建筑学院一位朋友和他聊天时问,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泰山对他最深刻的影响,这个词是什么呢?他回忆,当时一时凝塞,后来从哲学的角度想到了生命的“生”。
他认为,泰山文化是以生命为中心的天人之学,其最大魅力就是能激发人的生命力。对个体和国家皆是如此。《周易》中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最大的德行就是使万物生生不息。人要向天地学习,就要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他说:“和泰山的因缘改变了我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
《泰山颂》描述了一种生命体验
在杨辛的众多学术头衔中,其中一个显示了他与泰山的特殊渊源:山东省泰山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泰山研究所名誉所长。
他在美学、书法等领域的研究,也都为泰山留有一方天地。
我们学习和研究他的学术成果,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泰山,更好地传播和弘扬泰山文化。他在这些方面确实带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要想深刻理解一种文化,需有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生命体验。杨辛对泰山和泰山文化的理解,正是凝结着他个人深刻的生命体验。他提到过这样一件往事,在20世纪80年代,他曾患病一场,身体暴瘦,最轻时体重只有43公斤。生病期间,他情绪低落,自己甚至用“颓唐萧瑟”来形容彼时的心情。他说:“我坚持登泰山、感受泰山,向泰山学习,十分幸运地走出了生命的低谷。”
其次,要想生动地展示一种文化精神,需从具体可感的生动事例入手。杨辛正是从具象切入,寓目会心,揭示出泰山活泼的生命力和蕴藏的文化精神。从对具体的景、人物的观察中,感受蕴含的生命力,感受生命的韧性,感受深层次的文化精神。这其实也给我们感受泰山、体验泰山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例如,他对泰山日出的解读,读来颇有一种激荡人心之感。杨辛认为:“泰山日出不是温和、秀雅,以妖娆示人,而是在天风莽荡、云涛汹涌中腾跃而起,喷薄而出,刹那间光芒万丈。这是一曲壮美的生命的赞歌。”看过泰山日出的人,无不对这种壮丽景象印象深刻。
再如,他观察到了生长于石隙间的泰山松,感慨其生命力的坚韧;专门留意到泰山挑山工这个群体,由衷地赞叹那种“埋头苦干、勇挑重担、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泰山挑山工精神。
他眼里的风景,蕴含着生命的意义,积淀着历史文化,也体现着时代精神。
据杨乐介绍,除了泰山文化外,荷花文化对父亲的影响也非常大。父亲第一次到济南时,就被大明湖的荷花所深深吸引,萌生了关于荷花美学的最初构想。后来,又在北大举办过荷花藏品展,并将百多件珍贵藏品全部捐赠给学校。
再次,要想建设一种理论,需具备一种抽象和升华的能力。这其实也是认识和感受事物本质的一种能力。对泰山文化的研究,杨辛由近及远,由实入虚,由具象至抽象,由自然风景至文化理念,逐渐深入,层层递进,逻辑严密,丝丝入扣。他的这个研究过程,是一个从实用美到艺术美、从自然美到文化美的抽象和升华过程。
杨乐说,多次听父亲讲过,从审美的角度看,泰山体现的是壮美,荷花体现的是优美,两者相辅相成,同时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最终达到“登泰山而悟生,赏荷花以好洁”的人生境界。父亲还解释,泰山之美与荷花之美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比如,“枯荷”在历代都是一个重要的审美意象,而其中就含有泰山老成持重、傲然不屈的精神,对人也是一种激励;而他自己所写的《泰山颂》一诗,其中“清泉为心”一句,又有荷花清纯不染的韵致,对人也是一种静敛。
最后,要想推动理论的创新发展,需与社会进步、时代精神密切结合。在对泰山文化的研究过程中,杨辛对挑山工精神的关注,意义也正在于此。他还大力倡导以美启真,以美导善。这些做法,有益于融汇成先进文化与新时代的和谐共鸣。
杨辛曾作《泰山颂》:“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他自书此诗,挂在自己的书房里,用以自勉;另有刻石于泰山南天门景区和天外村,已经成为泰山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