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随着一罐液态二氧化碳在上海长兴岛交付使用方,全球首套全流程船用碳捕集(OCCS)系统在沪研发成功,船用碳捕集技术在上海形成“二氧化碳捕集—存储—卸岸—转运—再利用”全流程生态闭环,意味着航运业脱碳的一条新路走通。
1000万美元投入,每年收益超800万美元
此次交付的液态二氧化碳来自一艘靠泊洋山港的大型集装箱船,卸岸后转运至交付地点。该船捕捉尾气中的二氧化碳,靠的是中国船舶集团下属上海齐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齐耀环保”)研制的全球首套全流程船用碳捕集(OCCS)系统。
齐耀环保总经理苏毅介绍,“船舶尾气二氧化碳浓度低,捕集难度比陆地上更大。公司5年前就开始着手研究,先后突破了高效二氧化碳捕集、低能耗二氧化碳分离、低温二氧化碳深度液化等关键技术,系统二氧化碳综合捕集率达80%以上。”
当下,脱碳是航运业的共识,并且已成为硬性规定——国际海事组织(IMO)新规2023年1月1日生效,船舶碳排放超标将无法通过认证,影响正常运营。
但对于选择哪种脱碳方案,全球航运业尚未形成共识,各种方案同步探索。
“就性价比来看,加装船用碳捕集系统具有优势,特别是对于使用传统燃料的旧船来说。”苏毅说。
以加装了全球首套全流程船用碳捕集系统的这艘1.4万标准箱的集装箱船为例,这是一条船有10年船龄的旧船,于2024年1月完成改造,改造总成本约一千万美元,是甲醇或氨燃料动力改造成本的一半不到。改装前,该船每年碳排放超过11万吨,碳强度指数评级为D级。按照IMO规定,该船到2026年就无法正常运营了。改装后,系统每年可捕捉并减排二氧化碳超4.4万吨,船舶碳强度指数有望提升至C级,寿命延长至少12年。
此外,捕集的二氧化碳可以“变废为宝”,用于工业生产,或者制取绿色燃料,甚至用于食品加工等。
据齐耀环保测算,综合考虑脱碳和再利用方面的收益,捕集超4.4万吨二氧化碳,预计每年可为船东带来经济收益超800万美元。
“首次”将形成示范效应
2023年至2024年,船舶碳捕集技术越来越成熟,并且实船项目也开始落地。但苏毅告诉记者,船东最大的担忧集中在后续的环节——全流程生态没有走通、港口缺乏配套、捕集的二氧化碳由谁买单心里没底。
因此,如今上海形成“二氧化碳捕集—存储—卸岸—转运—再利用”全流程生态闭环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这是个全新事物,没有先例,二氧化碳从船上卸下来算货物还是废弃物?要不要收税?低温高压的储罐运输如何确保安全?这些都需要我们和海事、海关、边检等口岸单位共同探索。比如今天看到的‘全球首次’,就是以试点的形式进行。先行先试,再形成标准。”上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任海平告诉记者。
不久前,上海港刚刚完成中国首次大型绿色甲醇动力船舶同步加注。拥有船舶捕集二氧化碳的卸岸、储存、转运能力,和拥有绿色甲醇加注能力一样,都是上海港提升高端航运服务能级,助力上海建设绿色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举措。——有了这个能力,国际航行船舶如果有二氧化碳卸岸、转运需求就会先想到上海港。
此次船舶捕集二氧化碳在上海洋山港卸岸共采用两种方案:槽罐车转运和20英尺标准集装箱罐转运。“未来如果规模化、商业化,我们就要考虑如何降低成本,除了陆路运输,也可以用船舶转运。”任海平说。
上海如何消化这些捕集来的二氧化碳?据接收方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上海长兴岛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介绍,目前上海长兴岛一年就有近8万吨的二氧化碳需求量,主要是供给周边的造船和海工企业等,作为焊接保护气体。
“我们自己也投资建设了锅炉烟气碳捕集系统,收集陆上发电厂排出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直供用户。但每年仍有近万吨的缺口,船舶上捕集来的二氧化碳将成为有效补充。”上海长兴岛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沈浩说,“随着未来长兴岛的产业继续发展,二氧化碳需求量有望进一步增加”。
全流程的首次走通只是开始,当天,链条上的相关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进一步深化合作,探索推广新系统,开拓更多捕集二氧化碳的再利用渠道。
“船东方面,有合作意向的有不少,相信有了‘首次’的示范效应,会有更多船东付诸行动。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方面,已有绿色燃料制备企业找我们洽谈。”苏毅说,“下一步,公司还将积极参与IMO通讯组对碳捕集技术的研究论证工作,推动相关规则和国际标准的认定”。
据悉,除了已改造好的这艘船外,山东海洋集团旗下华宸融资租赁打造的8.2万吨散货船新船也将配备齐耀环保的全流程船用碳捕集系统。新船计划于2025年交付,将是全球首个新造散货船碳捕集系统工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