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19 日,华为于成都发布了全球首款鸿蒙折叠屏电脑 ——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可以说是一战封神。当 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展开 18 英寸巨幕的瞬间,全球科技圈为之震动。放眼整个消费行业,这已经是目前全球科技行业技术最复杂,价值最高的屏幕之一。
而这块惊艳世界的超大商业折叠屏背后的生产商,正是 TCL 华星。这一合作不仅是华为在电脑领域创新的重要体现,更是 TCL 在商业升级道路上的关键成果展示。TCL 华星,再次以硬核技术能力印证其商业升级的成功。从濒临破产的传统彩电企业,到掌握全球顶尖显示技术的行业巨头,TCL 的二十年逆袭之路,藏着哪些当代创业者最需要的生存法则呢?
至暗时刻:全球化并购的阵痛与觉醒
早期,TCL 以彩电业务为突破口,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拓展,在家电和通信领域均有所建树,并于 2004 年成功登陆 A 股,开启了全球化经营之路。
然而,也正式这一年,TCL 站在命运十字路口。2004年,当李东生宣布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时,资本市场一片看好。但谁也没料到,液晶显示技术的爆发式增长,让传统 CRT 生产线瞬间沦为 “电子垃圾”。这场被誉为 “蛇吞象” 的跨国并购,最终让 TCL 在 2006 年吞下 8.2 亿港元的巨额亏损。
面对行业巨变,TCL 决定向产业链上游进军,将 LCD 作为未来转型方向。在 2005 年,TCL 抓住深圳市政府推出 “聚龙计划” 的机遇,虽然过程中遭遇诸多波折,如聚龙计划的瓦解,但李东生凭借坚定信念,成功说服深圳市政府支持 TCL 自主研发和生产显示面板的计划,并在深圳光明区投资启动华星光电 8.5 代线建设项目。
TCL 华星在建设过程中采取了稳健策略,通过模组厂运作培养技术和业务队伍,组建了一支由多地区人才构成的核心技术团队,并同步推进厂房设计、技术开发等多项工作。仅用 17 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主体厂房建设并实现当年投产盈利,创造了 “华星奇迹”。
此后,TCL 继续扩大投资,陆续建设 8 条产线,成为国内面板行业双寡头之一,成功构建了第二增长曲线。这种破釜沉舟的转型魄力,为后续的技术突围埋下伏笔。
技术突围: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质变
要成为华为的供应商,要接受一套堪称是军规级的审核机制,但是一旦入选就像拿了进入到高端俱乐部的通行证,不仅意味着订单量大,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份背书,将会成为未来撬动更多高端客户的金钥匙。
在显示技术的 “军备竞赛” 中,TCL 走出独特的创新路径。2018 年,全球首款 Mini LED 智屏问世,将背光分区技术推向新高度;2021 年,量子点智屏与 Mini LED 智屏销量同比激增 53.8% 和 50.5%,推动 TCL 全球市占率跃居前三。这些数字背后,是每年超百亿的研发投入,以及对底层技术的执着追求。
当华为决定打造全球首款 18 英寸折叠屏电脑时,TCL 仅用 8 个月就完成从概念设计到量产交付,展现出强大的技术转化能力。面对柔性折叠屏的技术壁垒,TCL 华星研发团队攻克了 UTG 超薄玻璃、铰链结构等 127 项关键技术。
此刻,这块18寸折叠屏早已超越其物理属性,蜕变为承载美学与创意的艺术载体。当科技与灵感交织,屏幕不再只是冰冷的显示工具,而是绽放出令人惊艳的艺术光芒。屏幕的边界在此消融,从单一的信息媒介幻化成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形态,诠释独特的视觉美学。在此刻,这块屏幕挣脱了功能的桎梏,以艺术之名重新定义自身,在光影流转间诉说无限可能。当指尖划过,触碰的不仅是玻璃与像素,更是一场科技与艺术交融的沉浸式盛宴,见证其从实用工具到艺术臻品的华丽升华。
当 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的折叠屏在全球掀起浪潮,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款产品的成功,更是中国制造企业从 “组装车间” 到 “创新引擎” 的蜕变。对于创业者而言,TCL 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永恒真理: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商业世界,唯有以战略远见为舵,以技术创新为桨,方能穿越周期,抵达商业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