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晚,小米召开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官宣,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和长续航4G手表芯片玄戒T1亮相,其中玄戒T1集成了小米自主设计的首款4G基带芯片。同时,小米正式发布了三款搭载自研玄戒芯片的新产品——小米15S Pro、小米平板7 Ultra和小米手表S4。
“在硬核科技探索的路上,小米是后来者,也是追赶者,但我们相信,这个世界终究不会强者恒强,后来者总有机会。”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雷军表示,小米已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与长期投资的计划,将至少投入500亿元、用十年时间深耕芯片研发。未来五年,小米还将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投入2000亿元。
芯片破局:交出3nm答卷
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手机芯片自研是科技企业掌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早在2014年,小米就开始了芯片研发之旅,其首款手机芯片“澎湃S1”在2017年正式亮相,但由于种种原因,遭遇挫折的小米暂停了大芯片研发,转向快充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影像芯片、天线增强芯片的“小芯片”路线,在不同技术赛道中慢慢积累经验和能力。
2021 年,在决定造车的同时,小米重启“大芯片”业务,重新开始研发手机SoC,内部代号“玄戒”。历经四年,“玄戒O1”正式亮相,推动小米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全球第四家能够自主研发设计3nm手机芯片的企业。
据雷军介绍,“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制程工艺,在不到指甲盖大小的109mm²的空间内集成了190亿个晶体管,2个超大核主频功率达到3.9GHz,安兔兔跑分超过300万。首款搭载“玄戒O1”的旗舰手机小米15S Pro性能功耗位居行业第一梯队。
“‘玄戒O1’的CPU为10核心,GPU为16核心,性能和功耗跻身行业第一梯队水平。”雷军表示,小米的芯片要对标苹果,只有做高端旗舰SoC,才会真正掌握先进的芯片技术,才能更好支持小米的高端化战略。
据了解,过去四年,玄戒累计研发投入超过 135亿人民币,研发团队已经超过2500人,在目前国内半导体设计领域,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团队规模,都排名行业前三。
除“玄戒O1”之外,小米还发布了另一款芯片产品——“玄戒T1”。这是小米首款长续航4G手表芯片,支持eSIM独立通信。更重要的是,内部集成小米首款4G基带,标志着小米在自研基带赛道迈出重要一步。
在玄戒 T1 加持下,小米Watch S4「15周年纪念版」可实现eSIM模式下9天超长续航,并在行业首次集成视频编解码模块,支持动画视频表盘、实时预览拍照,同时内置小米汽车App,支持远程解锁、控制车辆。
“如果小米想成为一家伟大的硬核科技公司,芯片是我们必须攀登的高峰,也是绕不过去的一场硬仗,面对芯片这一仗,我们别无选择。”雷军说。
重塑“人车家”全生态
经过五年奋斗,小米已形成稳健强劲的三大增长曲线——以手机、平板为核心的个人智能设备,科技家电为核心的家庭智能设备,以及蓬勃发展的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在智能手机领域,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手机市场份额连续19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出货量时隔十年重回中国第一。
在IoT领域,米家空调、冰箱、洗衣机销量均位居中国前四,销售额同比实现超100%翻倍增长,小米平板也首次进入全球前三。
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小米SU7系列自上市以来累计交付25.8万辆,其中小米SU7 4月交付超过2.8万辆,位列20万以上所有车型销量冠军。
雷军表示,小米科技生态在过去五年间蓬勃发展,小米汽车、玄戒芯片和智能工厂完成“从0到1”的跨越;芯片、OS、AI 深度赋能“人车家全生态”,让小米成为拥有最完整生态的科技公司,树立了领先全球的科技生态新样本。
随着自研芯片的逐步推进,将给小米生态带来全新体验。通过自研芯片,小米能够打造自主可控的芯片供应链体系,从根本上保障产品供应安全,构建软硬一体的完整生态闭环;基于澎湃OS操作系统,配合自研芯片的底层优化能力,小米产品矩阵将实现前所未有的软硬件协同效应,显著提升设备间的互联互通体验,为用户带来更流畅、更智能的全场景交互;自研芯片可以实现产品差异化设计,塑造高端科技品牌形象,为其在全球化竞争中奠定长期优势。
本次发布会上,雷军还官宣又一重磅决定:未来五年(2026—2030),小米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将再投2000亿元,向着“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引领者”继续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