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年来,楼市已经出现了7个地王。当北京西城区学区房挂牌价单周跳涨2000元/㎡,杭州萧山地块溢价率飙至74.4%,恍惚间我们似乎回到2016年的疯狂时刻。但这次真的只是历史重演吗?穿透表象看本质,其实这轮"地王潮"背后正演绎着截然不同的市场逻辑。
土地市场依然存在冷暖差距
第一、土地市场依然存在冷暖差距。核心城市土地值钱,三四线城市土地低价成交是常态,而民营房企愈加困难。
2025年的春拍现场,开发商举牌的手势都带着孤注一掷的决绝。上海静安地块以16万/㎡刷新全国纪录,杭州蒋村低密宅地楼面价8.8万/㎡,成都金融城地块溢价率106%......核心城市的土拍台仿佛成了印钞机。而三四线城市,底价成交仍是常态。这种不同城市间的土拍差异撕裂感在数据中显露无遗:25城前4月住宅用地溢价率19%,创8年新高;但全国300城整体溢价率仅10.9%,冷暖差距超乎想象。
如今的楼市央企国企正成为这场游戏的绝对主角。中海在北京连夺酒仙桥、树村等6宗地块,建发在长三角三城豪掷300亿,这些手握政策红利的"国家队"用真金白银画出一条分界线——北京五环内、上海内环、杭州未来科技城,这些镶嵌着产业与教育金边的区域,正演变为资本的安全岛。而民营房企在三四线城市的撤退速度,堪比潮水退去时的裸泳者。说白了,好土地好资源,如今是轮不到民营房企了。
土拍市场地价飙升的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么?
第二、土拍市场地价飙升的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么?
首先,是楼市政策的精准投放让这场房地产行业的游戏规则彻底改变。从首付15%的房贷新政到3万亿"住房消费振兴计划",从取消限价到土地出让金分期缴纳,政策组合拳精准击中了开发商的"七寸"。北京五环外限购取消首周,通州八里桥地块立即引发17家房企争夺,这绝非偶然——政策每松绑一寸,资本就敢向前挺进一尺。
其次,城市价值的重估浪潮正在重塑地产的新版图,杭州未来科技城聚集起38家独角兽企业,成都高新区每天诞生2.5家科技公司,这些"新钱"聚集区正在复制硅谷的财富神话。不同于8年前"闭眼买都能赚"的粗放时代,如今房企拿地前都要细算产业人口等:北京海淀地王周边3公里内聚集着字节跳动、百度等科技巨头,这才是10万楼面价的底气所在,开发商现在也聪明了,选地就选潜力股。
最后,房企资金避险的生存本能,让如今土拍市场里的优质地块成为诺亚方舟。在全球AI革命引发的资产重估中,中国核心城市房产正被重新定价。热钱流动的方向永远诚实——上海黄浦江畔的顶豪项目认购需验资几千万,数字背后也体现了普通人对通胀的焦虑。而股市震荡、理财破净,核心地段房产成了普通人仅存的"安全资产"。所以,买房人如今选好房避险,开发商同样开始选好地作为资金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