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炉的上海2025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蒙电入沪、深远海风电等重大项目,推动虚拟电厂、新型储能建设应用,建设电动汽车充放电网络。
上海能源需求大、用电负荷高。但在这一超大型资源输入城市,新能源发电占比还不高:截至2024年11月底,上海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19.3%,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达9.6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2024年年底以来,随着4.3GW深远海风电项目环评招标、18.26M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工、1GW海上光伏项目竞配结果公示,多个上海新能源项目加快建设步伐。
海上新能源建设提速
2024年年底以来,上海多个海上新能源项目有新进展。
海上光伏方面,1月15日,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2024年度“风光同场”海上光伏项目竞争配置结果的公示》,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申能股份有限公司获得海上光伏项目,为上海市第一批海上光伏试点。
根据《上海市2024年度“风光同场”海上光伏项目竞争配置工作方案》,共有7个海上光伏项目启动竞争配置,申报规模上限共计3.5GW。而本次确定竞配结果的奉贤1#海上光伏项目、临港1#海上光伏项目申报规模分别为500MW、499.5MW,合计接近1GW。
在海上风电领域,近海风电方面,2024年底,金山海上风电场一期项目进入开工建设阶段。该项目拟安装单机容量为8.5MW的风电机组36台,风电场配套新建1座220kV海上升压变电站和1座陆上集控中心。
深远海风电方面,2024年12月6日,上海深远海海上风电一期示范项目公开征集海域条件及环境调查、海洋水文测试的供应商,该项目拟安装308台单机容量14MW的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312MW。
此前,《美丽上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上海将启动实施百万千瓦级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项目。
据悉,深远海风电是上海市未来可持续开发的最大绿电资源宝库,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已编制规划并获得国家批复,总规模2930万千瓦,全部建成后每年可提供约1000亿千瓦时绿电。
到2026年,市内光伏装机容量达0.4GW
在陆上新能源方面,2024年12月,上海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开工。该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约18.26MW,是上海市单体容量最大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之一。
分布式光伏在上海光伏总装机中占比较高。截至2024年上半年,上海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为336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累计并网容量为296.2万千瓦。
2024年12月,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上海市分布式光伏项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从做好项目备案管理、开展电网承载力评估、优化并网验收要求、加强项目监测管控、规范过户退役管理等方面推动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
整体而言,与海上新能源相比,上海的陆上新能源规模较小。据统计,2024年,上海各区拟实施陆上风电规模24.841万千瓦、光伏电站规模48.896万千瓦。
面向2026年,《美丽上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全面实施“光伏+”工程,市内光伏装机容量达到400万千瓦以上。
探索独立储能发展模式
2024年12月底,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并开始试生产。该工厂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GWh),预计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量产。
储氢也有新应用落地。据浦东发布2024年11月22日消息,近日,全球首例大型固态储氢设备从上海外高桥四期码头装船出运,标志着我国在解决氢气长距离、大规模运输等问题上取得突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上海新型储能企业覆盖了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氢储能等不同技术路线,正在以人才、技术、资本、软件等综合优势助力新型储能赛道发展,但还未形成具有绝对领先优势和话语权的产业态势以及相对固化的市场竞争格局。
开年不久,《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出炉,提出探索符合超大型资源输入城市特点的独立储能发展模式。
新能源消纳方面,《方案》提出,2025年1月1日起,新开工(含升级改造)集中式陆上风电,按照不低于装机容量的20%、额定充放电时长不低于4小时配置新型储能,新建海上风电按照竞争配置要求配置;采用独立储能电站形式建设,通过自建、合建或容量租赁的模式实现。
用户侧储能方面,《方案》提出,聚焦工业园区、数据中心、通信基站、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制氢加氢一体站、商业综合体、轨道交通和重要用户定制化服务等一批应用场景,建设功能多样、经济性好、安全灵活的新型储能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