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技巧 > 干货教程 > 德日系巨头动作频频,背后都是与中国市场有关!

德日系巨头动作频频,背后都是与中国市场有关!

发布时间:2025-01-01 17:11:20来源: 18836995956

中国汽车正在以剧烈的、令人惊叹的表现深刻地影响着全球车市。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日产宣布与本田将开启合并谈判。日产汽车前CEO卡洛斯·戈恩毫不客气指出,两家公司几乎没有互补的地方,没有协同效应,这是“并不务实的交易”,旨在应对来自中国车企的竞争,但中国汽车制造商“已经站在了胜利的一方”。

姜果然还是老得辣!

此外,全球第一、第二的丰田汽车和大众汽车也在中国市场加大投入。

2020年3月,丰田与比亚迪合资的纯电动车研发公司——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23年8月成立于2010年的“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这是丰田在华最大研发基地。其成立至今已累计投入6.89亿美元用于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研发布局。

大众汽车作为国际车企巨头中电动化最为激进的一个,在中国市场围绕智电化投入至少超过700亿元。2024年大众汽车公开的对华投资,就达到了25亿欧元(约合200亿人民币)。

以上,德日系车企巨头,要么是抱团取暖,要么是在中国布局转型,说明了一个事实,不管国际巨头们在全球业绩多么光彩照人,但是面对电动化转型,面对中国市场,它们都要低下高贵的头颅,想尽办法留在牌桌上。

如果说,以前,它们只是对中国市场是予取予求、征讨杀伐,现在则是俯下身段,抬头仰望。

中国市场已今非昔比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11月,我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10.9万辆和300.1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4.9%和9%,同比分别增长14.9%和15.2%;1~11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445.9万辆和2443.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3%和5%。

2023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12.4万辆和260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和10.6%。

不出意外的话,2024年数据肯定更加出色。

我们看10年前的2014年,中国乘用车销量为1970.06万辆。而且,2014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57.33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8.44%‌;同时,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394.09万辆、309.52万辆、252.55万辆、176.61万辆和72.70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20%、15.71%、12.82%、8.96%和3.69%。

现在中国自主品牌已经脱胎换骨,2024年1至1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590万辆‌‌,销量占比60.3%,这就是现实版的翻身农奴把歌唱啊。

此外,比亚迪作为中国自主品牌的头部企业,11月销量为50.8万辆,前11个月累计销量达375.73万辆,全年预计销量将超过420万辆。

客观地说,中国乘用车年产销达到2600万辆,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超过60%,比亚迪能够取得月销50万的成绩,从而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冠军,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市场都拥有全球最短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路径,有着最丰富的供应链。

全球车企巨头只要想发展电动化,想要在智能化领域寻求进步,那就不可能放弃中国市场。正是在这个大前提下,出现了本田和日产合并,丰田、大众在中国投入巨资、寻求机会。

巨头们都放下身段‌

我们以大众汽车为例。自从2020年开始,大众中国累计投资超过500亿元人民币,真金白银地建设“大众智能电动汽车中心”,构建了覆盖汽车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完整价值链。

去年成立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也是大众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研发中心。

2024年大众汽车公开的对华投资,就达到了25亿欧元(约合200亿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计划于今年年底投产的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350亿元,配套产业园暨奥迪PPE配套项目总投资超过444亿元。

此外,大众还积极和小鹏汽车展开深度合作。2023年7月,大众宣布以7亿美元增资小鹏汽车,成为小鹏汽车第三大股东,拥有4.99%股权的和一个董事会观察员席位。

2024年2月29日,小鹏汽车与大众围绕平台与软件战略技术签订联合开发协议,双方就车型及平台的共用零部件订立联合采购计划,以合力降低平台成本;2024年7月22日,双方签订电子电气架构技术联合开发协议,通过联合开发项目组的密切技术合作,第一个搭载双方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的车型预计将在约24个月内量产。

最近有消息传出,大众正在参与小鹏的日常采购,并与小鹏合作进行联合采购,以降低平台成本。二者的联合采购结合了小鹏的技术和大众的体量与议价能力,对于大众汽车而言,将帮助大众优化智能化硬件的采购选择。

可以看出,大众汽车对于电动化转型,采取了多点突破的策略,有大众安徽,有奥迪项目,还有和小鹏的合作。某种意义来说,大众汽车看似激进,实则是形势所迫。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电动化、智能化确实把汽车体验拉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小火苗只要一出现,就意味着燎原之势必不可挡。

这和手机从功能时代向智能时代转变同理,再强大的诺基亚,最终也是黯然谢幕。

百姓评车

因为中国是规模最大的新车市场,一年2500万辆的新车销量约占全球近30%,尤其是新能源车销量占据全球一半。不仅如此,中国市场还是电动车技术和产业链的制高地。国际车企巨头们未来要还想有所作为,在中国市场就不能缺失。

干货教程更多>>

【何小鹏:小鹏X键支持自定义“Say Hi”功能下季度回归】 三星Galaxy A26 5G手机曝光:25W有线充电、支持双卡双待 广汽将成立子公司与华为合作,首款车型将颠覆市场,售价30万以上 埃安UT 480亿公里零自燃验证证的弹匣电池,全能安全更抗打 直播间搬进田间地头 00后网购年货热衷“混搭” 三款纯电小车近期上市,海豚、萤火虫领衔,都是代步好选择 仰望U8重磅OTA:城市领航开全国 新增暴力模式 丰田这次要掀桌子,15万级纯电SUV,带激光雷达+大模型智驾 累计销量55万辆,红旗H5缘何成为国产B级车标杆? 2025年1月,这20款新车已经开始降价 2024车市盘点:沃尔沃全年下滑8%,新能源车型遭冷落,危机重重 寒假带娃不再慌!大空间、强动力、高安全,瑞虎8L助你安心出行 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博世电动辅助自行车系统事业部推出数字防盗系统,为电动自行车电池安全护航 AI赋能后,吉利能否一路狂飙? 东风纳米01新年钜惠:旧车置换享最高5万元补贴 小米申请注册多个“U系”商标,或为新车命名铺路 赛力斯问界M9销量突破15万,稳居50万以上车型销量榜首 马威科技获超亿融资 电驱动技术领先全球 保时捷公布新款911CarreraS官图:外观和动力均有更新 贾跃亭新动态:时隔8年再推新车,首款MPV揭晓 坦克500Hi4-Z基于用户场景需求,将开发更多架构和产品 快充vs换电:小鹏与大众新合作背后的战略意义 想买车的可以出手了,五款重磅新车来袭,谁能成为新年的开门红? 迈向500万!比亚迪的制胜密码是“人才+技术” 同等预算,价值体验翻倍,埃安UT会是10万级全能王? 特斯拉: 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竣工 并开始试生产 2024年度“成绩单”出炉:比亚迪蝉联销冠 多家车企创新高 3万!丰田全新代步车终于来了,搭1.2L动力+四门4座,百公里油耗 众人拾柴守望相助 奔驰、宝马、长城等车企出资出力驰援地震灾区 AI“造物主”:谷歌招兵买马打造“世界模型”模拟真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