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活动线报 > 每日福利 > 11月车企排名:接下来该谁倒下了?

11月车企排名:接下来该谁倒下了?

发布时间:2024-12-16 22:27:02来源: 18836995956

市场从来都是悲喜两重天的。

 

眼看着11月乘用车市场出现了向好的局面,11月份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还实现了15.3%的增长,而且乘联会也预测,今年年底车市翘尾行情将非常明显,谁曾想在混沌的市场中,有人说倒就倒,前有高合,后有极越,中间还有摇摇欲坠的哪吒。

 

 

一时间整个行业都慌了,消费者担忧买到的新能源成绝版,纷纷发出自己车型的图片让大家看看会不会倒。打工人也担心,昨天可能还在出差,还在路上公司说没就没了。上游供应商和服务商更是担忧,那么多执行完的项目,款项回不来怎么办?

 

其实这些担忧不无道理,毕竟任何企业的退场,或多或少都与销量有关。而一句话点评的车企排名,一方面为研究车企向上向下提供了参考,同时更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嗅探车企危机的渠道。

 

从11月车企销量可以看到,车企前四强被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垄断,而且在年底补贴政策和消费热情的双重推动下,头部企业销量增长幅度非常可观。除了比亚迪拿下超6成的增长,成为一个超级企业外,奇瑞、吉利、长安的增幅都保持在2-3成,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车企十强中,二线自主上汽通用五菱、长城坚守其中,倒是上汽乘用车这个月掉队了;就看五菱过来的周钘是否能够挽救名爵于水火之中;外资品牌南北大众、一汽丰田和特斯拉也奋力保持,但单月或累计销量出现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些车企危机尚未解除。

 

实际上,谁的日子好过一点,谁不好过,从车企销量TOP 30中也可以看到,头部车企相对轻松,即便是压力大,但至少账面数据不会那么难看,消费者或者舆论对这些车企的评价是正面向好的,在这种内卷和恶劣的环境,正面的舆论往往对企业来说都有着正向的推动作用。

 

中部的企业可能就没有那么好过了,不仅前有猛将,后有追兵,夹在中间不上不下,确实有点难受。放眼望去,排在行业10-20名的车企,除了尾部猛攻而上的车企外,绝大多数销量都是同比双降。无论是特斯拉,还是几个主流合资,乃至豪华品牌奔驰宝马,或多或少都出现了销量下滑,利润降低的现象。

 

腰部和尾部的车企压力则相对较小,一方面是过去强势的合资经历过一轮洗牌,已经跌无可跌,反而在调整之后有一个稳定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则是蔚来、小鹏、小米这样的新势力品牌,确实还有资金和产品支持,市场也有热度,销量仍然说得过去。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极越的闪崩,对所有新势力品牌都是不利因素,特别是对目前还处在亏损中的新势力而言,信任危机是很大的问题。同时反而利好头部的车企,至少论破产倒闭,头部车企的实力更强,可能性和风险更低。

 

 

从前11个月的累计销量来看,全年车市的格局基本上已经定了。自主四强领先市场,且销量还在不断增长中,由于各车企间销量差距也比较大,短期内这种局面非常难打破。但同时,市场和消费需求的此消彼长,让还在榜单中的合资车企,压力变得更大了,比如今年前11个月,南北大众、特斯拉、丰田、日产、奔驰宝马等,都没有守住正增长曲线。

 

因此对所有车企的考验就是产品和市场销售不允许犯错,包括新产品的节奏和推广上,更不能出现太大差池和波动,否则一不留神就被对手反超了。

 

如果从系别销量来看的话,自主的增长确实凭借新能源的快速反应,夯实了基础。11月份自主车企的市场份额达到68.2%,推动前11个月的市场份额高达64.6%,今年自主车企的市场份额有望达到65%的水平。

 

 

但是从10月份到11月份,自主的份额一定程度上又有小幅的环比下降,原因也很简单,合资的油车和新能源也在开始发力了。比如 轩逸、朗逸这样的产品,依旧是轿车市场的龙头产品,年底消费者购车,油车并没有被完全摒弃,而且在购车补贴身上,油车和新能源之间的差距也进一步缩小,国家政策风口也在照顾一部分燃油车市场,这是合资车企强势的地方。

 

再加上合资新能源,在认识到中国新能源的强悍之处后,也在认知和定位上有了一些反思,伴随着合资新能源价格的下探,合资新能源也有机会迎来反击。比如上汽大众ID.销量也保持在万辆水平上了,和主流新势力销量水平相当;广汽丰田的铂智3X有望10万元起售,这个价格加上丰田的品牌,以及借力中国新能源技术能力,至少会比一众的新势力品牌更具稳健性。

 

所以未来自主品牌和合资之间竞争,并不会那么一帆风顺,其中也会进行多场拉锯战。当然头部自主品牌一定是重要的对抗力量,包括自主前十强中,其实除了理想,基本上都是传统的大厂在唱主角,这主要得益于他们新能源产品的崛起。而众多新势力车企,绝大多数销量都不高,是否脱离危险区并不好说。

 

 

外资品牌份额被压缩是不争的事实,11月份德系的份额被压缩到只有13.5%,全年德系份额将被压缩到15%以内。日系品牌11月份的份额被压到10.4%,如果日系还不尽快崛起,跌破10%也不无可能。美系品牌由于车企不多,在上汽通用摆烂之后,也仅有特斯拉能够撑一撑门面,11月的份额只有5.5%,全年份额仅有6%左右。

 

难道外资车企都没有办法了吗?

 

其实千万不要小看聪明的全球性大跨国企业,他们为什么没有抢先进入到新能源汽车市场,去和一众新势力和自主品牌争夺?事实证明,那些率先冲锋陷阵的,基本上都成为炮灰和历史。

 

产业的规律告诉我们,一个成熟市场一定需要数年的时间进行培育,前面进入的可能抢得了时间先机,但是在中间恰到时机的时候切入,既汲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又获得了他们培育下的市场和消费喜好和习惯,更享受了行业培育下更加完善的技术和产业链,晚来不一定是坏事儿。

 

至少从企业知名度,消费理性回归之后,传统大厂的新能源产品,一定会成为更多普通大众的选择对象,这个时候的合资,说不定会迎来新的机会和增长。至少相比那些已经在造车烧钱的道路上亏损数百亿的先行者来说,拥有更强大基盘和底气的经典合资车企,血还厚着呢?

每日福利更多>>

春节后国产手机好戏连台,小米15 Ultra杀到,OPPO出超薄折叠旗舰 微软开源140亿参数小语言AI模型Phi-4,性能比肩GPT-4o Mini 消息称一汽丰田总部迁天津,不愿意去的员工最高 N+7 补偿 配新蓝鲸2.0T+爱信8AT,长安CS75 PLUS Ultra 13.19万起售 宁德时代发布磐石底盘 时速120撞击不起火 想买MPV的等等,比亚迪夏即将上市,“冰箱、彩电、大沙发”都有 魏建军:坚守长期主义和底线思维,才能行稳致远 长安汽车荣获碳达峰领跑者企业,科技创变打造“数智新汽车” 看看领克Z20、Model Y、宝马iX1,谁才是Z世代的心头好 问界M8黑色版本曝光!颜值比M9还高,想买理想L8的再等等? 美观野性配置足,最接地气的方盒子吉利牛仔太原上市 网上没赢过,现实没输过——丰田在华60年经历了哪些? 以过度配置打造越级体验,ID.与众重塑15万级纯电SUV“黄金标准” 宁德时代磐石底盘,如何让车企“新车套壳就下线”? 领克版“路虎揽胜”再曝新图,看完颜值,网友:卖40万必爆款 两款澳洲五星安全皮卡大PK:长城山海炮VS全新悍途,谁更强? 小鹏G9全系23.39W起!还看什么小米、特斯拉? 又是一个998 低成本高性能 吉利雷达金刚皮卡能掀桌子吗? 年终岁末大场面,鸿蒙智行四界齐聚央视直播间 秦L降价了!2025年车市价格战酝酿中,但买车有福了? 72小时深度体验MG ES5机会来了!MG ES5“想开了,不试不嫁”试驾启动 下一代G50 3系渲染图!新世代设计语言会是什么样? 15万级的子品牌电车,小鹏Mona M03和萤火虫精品小车怎么选 蔚来李斌:到2035年 全球前十车企至少有一半是中国的 2025年自主或超德系,成豪华车市场最大系别 阿维塔三车系升级AVATR.OS 4.1.4:智能驾驶与车机体验全面提升 比亚迪香港特区新能源车销量破万,海豹车型成新里程碑 长安飞行汽车首飞成功!在重庆“打飞的”,梦想快要照进现实了? 徐长明:双政策拉动150万辆国内消费,汽车出海前景广阔 没有卖不好的车,只有不合适的价格!别克微蓝6已跌破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