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就是健身房,不上强度跟不上。”在车展开幕前夕的媒体之夜活动上,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Oliver Blume)携集团旗下多个品牌的7款车型亮相,并且对中国汽车市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奥博穆更是直言,大众全球三分之一的汽车销量都在中国,也很自豪地将中国视作“第二本土市场”,将继续推进“在中国,为中国”战略。他还明确提到,大众集团在中国已经设定了明确的“2030目标”,即保持在华国际车企第一的地位,并继续位居中国汽车市场前三名。
这也折射出外国汽车制造商现阶段在华发展的焦虑和转型的紧迫。当前,中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50.39%,自主品牌的高速发展也让跨国企业不得不重新思考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和产品规划。对于外国品牌来说,如果不及时调整策略或是快速推出竞争力强的产品,就面临着“下牌桌”的风险。甚至是有些跨国企业只是慢了一步,就会让产品与同级竞品在智能化、电动化维度产生难以追上的“代差”,速度已经成为竞争中取胜的第一决定因素。
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形势,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表示,大众将以“中国速度”加速发展,将每三年推出一代新车型、每两年升级一次电子架构、每个月进行一次OTA远程升级,以在中国市场的全新节奏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可以说,这样的速度不输于大部分新势力车企,甚至也将打破外界对于外企的固有认知。
当前的中国汽车市场无疑是车企竞争压力最大的市场,大众深知,只有在这样具有“强度”的竞技场磨炼,才能快速积累在世界汽车市场“秀肌肉”的资本。不论是发布全新的产品矩阵,还是宣布与小鹏合作,都可以看出大众在华电动化进程迈入全新发展阶段,以“中国速度”加速冲刺。
“攻与守”
随着自主品牌崛起,外企在华日子不好过已然是事实。在本届车展上,外企似乎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热度”和光环。
跨国车企在新能源时代真的失去竞争力了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实际上,很多跨国车企都把新能源产品放在展台最醒目的位置展示。很多国际主流车企都在主动变革寻求新的谋生之道,奔驰、宝马、大众等也纷纷加入了电动化反攻,携诸多电动化、智能化方面的最新成果参展。
值得注意的是,大众汽车特别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风格前卫的全新产品品类——ID. UX以及首款新车“ID. UNYX与众”,进一步扩充纯电 ID.家族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矩阵。
不难从大众此次前所未有的命名方式看出,旨在与此前在燃油时代留给外界的形象做出区隔,从品牌与产品定位上进行从内到外的“重塑”,使其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
按照规划,至2030年,大众汽车纯电ID.家族产品将拓展至16款车型,包括到2027年前推出5款智能纯电ID. UX品类车型。
不仅如此,大众汽车也没有放弃燃油基本盘,到2030年,品牌将推出至少12款全新燃油车型和6款混动版车型。此外,大众还将逐步基于核心燃油车型推出其纯电版本,以及纯电动续航里程超过100公里的高效插电式混动版车型,进一步丰富中国市场的产品矩阵。
众所周知,大众集团之所以为中国消费者熟知,依靠的是各种能够覆盖各个细分市场的燃油汽车产品。如果在短时间内难以打造出多款强有竞争力的新能源爆款车型,那么稳住原有的燃油优势不失为是一种明智之举。
尽管大众的产品战略不像新势力和新品牌那么大刀阔斧甚至是充满争议,但这一系列面向未来清晰的规划足以证明大众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进攻路径。
补齐转型“短板”
当前,中国汽车行业俨然已进入智能化的下半场,大众也正面临不少挑战。在不久之前,大众汽车现任CEO奥博穆承认电动汽车领域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并称在中国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能够维持住10%以上的市场份额,就“非常可观”了。
对此,大众选择直面自己的“短板”,为加速在中国市场的智能化转型,大众汽车集团在4月18日宣布与小鹏汽车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基于区域控制及准中央计算的电子电气架构——CEA。不久前,大众汽车还宣布,计划在中国投资25亿欧元(约195.25亿元人民币),以进一步拓展其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生产和创新基地。此外,大众还将通过全面融入中国的本土生态系统,将新产品开发周期将缩短30%,并且有望将成本降到40%左右。
这也足以展示大众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更标志着传统车企和新势力的合作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此举不仅能加速大众本土化产品开发的速度,同时也促进整个汽车行业向更加可持续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在这一系列举措之下,大众集团电动化转型进程也已取得了多项进展。“大众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的策略正在生效。”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拉尔夫·布兰德施泰特说,集团电动汽车交付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内燃机汽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也在增长。
据大众汽车集团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在中国交付69.4万辆汽车,同比增长近8%,其中电动汽车交付量同比大增91%,达到4.1万辆。
大众或许没有按照外界的“期待”进行,而是在自我革新中推动全新战略规划的实施、发展,在长期运营中推动中国车市更长远、更广泛、更深刻的变革。
在华战略全面提速
尽管自主品牌的崛起值得为之欢欣鼓舞,但从此次车展上也可以看到合资品牌的实力依然不容轻视,当它们为“大船掉头”做好了充分的蓄力,势必将以全速不断地向前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