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分享 > 免费教学 > 比亚迪新插混技术来了?仰望U7换2.0T,馈电油耗不到7升?

比亚迪新插混技术来了?仰望U7换2.0T,馈电油耗不到7升?

发布时间:2024-12-11 22:29:14来源: 15210273549

除了DM-i、DM-p和DMO,比亚迪又做了一套混动技术?而且还有国内首台水平对置2.0T四缸发动机?在第390批工信部新车目录里,仰望U7首次申报了插混版本,可能已经有人猜到了,易四方和插混,这不就是仰望U8的那套动力架构吗?然而并不是,因为这次的新混动技术,发动机能参与直驱,协同52.4kWh的刀片电池,来实现超过1000公里的综合续航,问题来了,比亚迪的这台水平对置发动机,到底什么来头?新混动技术有什么效果?

  

优化进气系统能直驱,活塞对置发电效率更好?

在比亚迪的插混体系里,骁云发动机已经有1.5L、1.5T和2.0T,为什么还要专门造一台水平对置的2.0T?或者说,连仰望U8都没享受到的新机,为啥先给到仰望U7?事实上,一部分原因就在这两款车的特殊定位上,SUV和轿车通用一台发动机,没什么技术难点,但对基于易四方技术打造的车型来说,想延续模块化思路就有些困难了,由于两两一组集成的电机构造,前轴几乎没有给发动机留下太多空间,再加上四电机驱动车轮的逻辑,完全不需要传动轴,所以仰望U8将2.0T(代号BYD487ZQD)发动机作横置,高度则正好利用越野车的高车身来镶入前轴,这对于离地间隙只有150mm的仰望U7而言,前轴显然不可能再放下这台大体积发动机,总不能在机盖上切一个洞吧?

  

因此,要想在轿车上实现易四方插混,就必须把发动机推倒重来,首要难题就是削薄发动机的高度,对四缸发动机而言,把活塞从纵向运动改为横向,不就完美解决了吗?所谓的水平对置发动机,正是把活塞放在曲轴两侧,在水平方向作左右运动,尺寸不再受行程限制,所以一般水平对置发动机,体积比常规形式小巧很多,保时捷911的后置布局就是典型例子,也就是说,由于发动机变矮了,车头就可以设计的又扁又宽,整车的重心会变得更低,车辆行驶时也就更加平稳,而且还安装在整车的中心线上,两侧活塞产生的力矩能相互抵消,进而又降低了发动机振动和噪音,更何况水平对置属于对称稳定性结构,运行时功率损耗比直列或V型更小,属于低油耗发动机构型,曲轴的平衡配重因素减少,也就更容易实现高转速,所以从体积到构造,只有水平对置发动机才能更好的适配易四方做混动技术。

  

另一个原因,是让发动机参与直驱。如果说仰望U8的发动机就是一台增程器,这不仅是因为四电机有上千匹马力,电驱逻辑覆盖全工况,压根没给发动机留下直驱的可能,更何况,没有传动轴再加横置2.0T,即便把功率调到极限,也不可能用前驱带着3.4吨的自重玩越野,所以鉴于仰望U8的特殊定位,四电机越野才是它真正要做的事,那3.2吨的仰望U7,凭啥说发动机有直驱的必要了?首先,BYD4H20也是横置,排量和最大功率,和仰望U8完全一致,但账面数据可不等于效果,因为比亚迪把进气歧管底座设计在了缸体的底部,排气歧管则在缸体顶部,斯巴鲁的前排气歧管位置正好相反,目的就是为了把整个进气系统绕开前轴的集成电机组,这明显就是为了直驱做的设计。

  

除了直驱的职能,仰望U7插混的这台发动机还要负责充电,毕竟52.4度的电池,明显不够四电机分配动力,这意味着,串联电机的增程模式肯定存在,那,水平对置发动机适合做混动吗?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增程器,思路都遵循窄长型缸体,根据不同的行程缸径比,找到压燃效果最佳的喷射压力或进气门关闭节奏,目的都是充分压榨热效率,做到高效的油电转化率,但水平对置发动机显然不可能把缸体做成细长型,因为缸距决定了发动机长度,冲程决定了宽度,所以在有限的行程上,可以通过增加缸径,喷射压力至少会在350Bar以上,当然了,由于活塞横向运动,电子机油泵也更容易润滑降低磨损,我们推测,新发动机的发电效率,很有可能比市面上主流增程器更高。

  

匹配“陆地壁虎”混动技术,只有云辇-Z效果最好?

要说仰望U7插混改变了以电为主的混动思路,其实并不严谨,因为新车还是用了易四方技术,四电机1000kW的最大功率比很多超级跑车还要夸张,所以整个动力架构还是会以电驱为主,发动机串联保证足够的电量,并联直驱仅驱动前轮,结合易四方技术本就可以让前后轴的轮边电机在0-100%范围内自动调整扭矩,所以这套很可能被称为“陆地壁虎”的比亚迪新混动技术,动力分配的逻辑就成了,在电量充足的情况下,低速场景以后桥双240kW的电机驱动为主,中速场景前桥双260kW电机参与更多驱动任务。

  

馈电后,发动机启动充电,串联电机后以后驱为主,只在高速续航参与直驱,协同四电机驱动,这会是易四方插混的最强动力形态,也是大家现在非常熟悉的第五代DM直驱串并联动力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讲,比亚迪基于水平对置发动机打造的新混动技术,整套系统的动力分配逻辑,基本可以看作是后桥多一台P4电机的DM-p技术,效果自然是主打性能和高效,叠加4H构型先天的能耗优势,估计仰望U7插混的馈电油耗,基本会和唐DM-p(整备质量2.4吨)保持大约1L的误差,大概率会在7.5L/100km左右。

  

从疑似“陆地壁虎”的技术命名来看,还能确定两件事,一个是仰望U7插混不能下水,没有仰望U8的涉水越野模式,毕竟低离地间隙的四门轿车,完全没有当船开的必要,应对暴雨极端环境倒没什么问题,另一个则是底盘的稳定性会更高,目前比亚迪已经确定仰望U7插混搭载云辇-Z,不妨推测,未来搭载易四方插混技术的轿车,也会用到这项技术。那,为何在5种云辇技术类型里,只选择了这项呢?这还得从云辇-Z的结构来聊,一般来说,调整悬架行程比较主流的途径,是通过空气或油液这两种介质来完成,而云辇-Z利用电磁来实现,传统液压减振器被高度集成化悬浮电机替代,也就是说,用悬浮电机直接做功,去掉油液能量传递损耗更小,比压缩空气或调整液压阀,更容易做到对悬架的调整精度,动态反应更快,加速急刹或者过减速带的时候,车身姿态几乎不会出现明显俯仰,舒适性效果显然更好。

  

从云辇-C的专利图中,也能清楚看到前双叉臂悬挂的两侧,各有一个六棱形筒柱,这正是用来提供支撑力的永磁电机组,利用大量的电磁组件实现磁通量的快速调节,就是磁力互斥的效果,像仰望U9能实现的“原地起跳”,仰望U7用云辇-Z同样也可以,当然了,小米汽车的那套预研底盘技术,是在四个轮边放了四台4.6kW的动力源,配合双阀CDC才能实现,从技术角度看,依然是利用液压介质调整悬架行程,所以再结合仰望U7超过3.2吨的自重来说,利用电磁底盘明显更适合大体重的插混车,最后复盘下来,基于水平对置发动机和多电机的混动技术,叠加舒适性上限更高的电磁底盘,显然已经把关于混动架构的全部技术,带到了新的赛道上。

免费教学更多>>

预算二十多万,想买辆既能家用又能越野的SUV?不妨看看方程豹豹 5 2024款丰田卡罗拉锐放车型介绍及落地价参考 这款电动轿车,高颜值,高性能,引领未来出行! 东风纳米01 330km 6.58万与吉利星愿 310km 6.98万,谁是性价比之王? 五菱宏光MINI:爆款小车,真香还是劝退?购车难题,你猜得到吗? 越野皮卡王者归来,新款丰田坦途,动力强劲,长城炮地位不保? 德系三强争霸:奔驰、宝马、奥迪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重磅!宝马将推出全新长轴5系曜夜版! 奔驰、宝马、奥迪、沃尔沃,传统豪华品牌2025新车大曝光 理想高管评豪华品牌周销量榜单:奔驰还是厉害 2025特斯拉Model Y Launch Series详细解析,豪华与性能兼备! 我校跃居2024中国大学海外网络传播力排名内地高校20强 512G新机1189元,vivo y200t 成LCD手机性价比之王 手机“国补”新政实施第4天,叠加商家新春优惠带动市民换机热 制作人承诺:《最终幻想7》重制项目第三部不会是索尼PS6独占 小米15 Pro使用感受分享,全能旗舰机非它莫属 华为Mate60 Pro还值得买吗?华为Mate60 Pro实测:依旧是市场的王者 华为近三年收入差距:22年6423亿,23年7042亿,24年是多少? 2024年SUV油耗排名:1~215名,荣放、探歌低于8个,最高是坦克500 试驾完新一代本田思域,才发现它比想象中更值得!真的\"卷\"成这样 广汽传祺S7实车现身,配冰箱彩电大沙发,搭500马力+续航超1000km 五菱:扎根人民,驱动创富与时代前行的民族之光 搭1.5T动力,轴距2735mm,本田思域如何 搭载固特异鹰驰F1六代的奔驰C级,豪华驾享体验的王者选择 2025年比亚迪新技术汇总,以及上新车型,凭此能否进入全球前三? 一汽丰田亚洲龙 舒适性与稳定性的双重卓越 平替五菱宏光,2025丰田VELOZ廉价MPV车型亮相 三星Galaxy S25系列正式发布,Ultra版本采用超轻薄设计 零跑T03欧洲“逐梦”:对标菲亚特500,能否后来居上? “小年”换新超划算 京东家电家居年货节爆款好物5折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