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技巧 > 干货教程 > 扛不住了,保时捷中国大清洗,只留100家经销商?

扛不住了,保时捷中国大清洗,只留100家经销商?

发布时间:2024-12-10 11:36:32

下行周期,在中国市场的各个超豪品牌都在酝酿收缩,包括曾经一度非常“硬气”的保时捷。

此前,在10月底的保时捷第三季度投资者电话会议上,保时捷首次透露了将会“大幅缩减在中国的经销商网络”。最近,这项决策的具体细节也已经被曝出。

根据媒体报道,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潘励驰对经销商网络调整计划做出了更为详细的回应,他表示,从目前在中国市场的整体规模和未来预期来看,保时捷有必要对渠道进行战略调整,以保证整个销售网络的健康。保时捷将在未来两年时间里逐步对网络进行淘汰优化。按照计划,在2006年底将保留100家左右经销商。

根据保时捷中国官网上的显示,目前保时捷在中国地区有138个保时捷中心。也就是说,两年时间内将会淘汰撤销将近30%的经销商。

不仅如此,有行业大V透露,保时捷中国近期已经开启人员优化,优化比例10%。也有观点认为,在眼下的环境,预计这种优化还会继续。

中国市场从“顶梁柱”变成“拖油瓶”

保时捷中国的转折点始于2023年。

在2023年以前,中国曾经连续八年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在保时捷全球销量中贡献了超过30%的份额,助力保时捷创下全球营业收入和销售利润的历史新高。

但是2023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首度遭遇滑铁卢,销量下滑15%,全年仅卖出了7.93万辆。而且这一年保时捷是量价齐跌,单车成交均价为79万元,比2022年足足降低了3.4万元。

这种情况在2024年并没有得到抑制,反而导致保时捷内部更多问题的爆发。

年初的时候,保时捷CEO奥博穆针对中国车市的价格战就表示:保时捷绝对不会降价,将根据中国市场的情况调整保时捷车型的供给情况,使“供给略少于需求”。这一表态被认为是保时捷的“饥饿营销”策略。

而另一方面,国内保时捷经销商却在大肆降价促销,纯电车型Taycan终端价格的降幅甚至达到了30%-35%,与奥博穆的言论形成鲜明对比。

上半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33%,中国市场已经从保时捷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降到了第三位,变成了全球跌幅最大的单一市场。而且还闹出了中国经销商对今年的销售任务产生异议,联名向保时捷总部“逼宫”,要求保时捷中国针对销售新车的亏损予以赔偿,并且更换相关高管的丑闻。最终保时捷不得不更换中国区负责人来平息此事。

但人事更换并没能挽救保时捷的销量,2024年前三季度,保时捷在华销量已经同比下滑29%至4.3万辆。受中国市场衰退的一定影响,保时捷的财务状况也不容乐观。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保时捷前三季度营收285.6亿欧元,同比下滑5.2%;营业利润约为9.74亿欧元,同比下滑41%;前三季度汽车净现金流同比下降63%至12.4亿欧元;营业利润率为10.7%,低于保时捷此前设定的17%-19%的中期利润率预期。

中国市场从“顶梁柱”变成“拖油瓶”,只用了区区两年的时间。

加强本土化研发能否挽救保时捷?

保时捷中国的新任CEO潘励驰在上任后也做出了许多努力,包括调整经销商任务,帮助经销商理顺在当前竞争环境下的经营思路,优化保时捷中国的内部流程和组织结构等等。

但是,保时捷的困难并不是单纯从营销层面、组织架构的降本就能够解决的。与所有其他海外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的困难一样,中国用户对豪华品牌的认知,正在被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大潮重塑。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全球化的豪华品牌们,为了兼顾全球市场,无论是从产品结构还是品牌故事的讲述,都很难针对中国这个单一市场做出快速的改变。

在电动化方面,面对高投入且充满风险的前景,大众、福特、通用等跨国汽车制造商已经先后放缓电动化转型计划。保时捷也计划推出更多燃油车型,同时也在研究将原计划准备推出的纯电车型改为采用混动或燃油驱动的可能性。

保时捷此前的目标是,到2030年电动汽车的销量占其全球总销量的80%。但面对电动车型销量乏力的现实,品牌数月前将纯电汽车销量占比全年预测从13%至15%下调到12%至13%。因此不能指望保时捷能够在中国拿出多少原汁原味的纯电新产品。

另一方面,电动与否还不是最重要的,智能才是核心。中国消费者越来越看重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带来的科技豪华。这不仅与技术端密切相关,更与中国本土智能化功能应用环境相关,这是海外品牌难以做出匹配的。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一个海外品牌,在智能方面可以不依赖本土的研发和供应商支持,得到中国用户好评的。

目前保时捷中国已经开始重视中国本土化研发,12月4日,保时捷宣布在华增设技术部门,由李楠出任保时捷中国技术部副总裁,向“一把手”潘励驰直接汇报。该部门除了统筹保时捷在中国的研发工作,还具备本地采购与质量保证职能。

但是在保时捷之前,很多合资品牌老早都在华设立了研发部门,但本土化研发效果甚微。这背后主要还是老外对于中国市场和中国用户喜好的认知,难以快速扭转,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兼顾中国和海外其他地区的不同喜好。

对于保时捷这样的全球品牌而言,要如何平衡海内外用户对智能功能和机械素养的不同倾向,永远是一道难题。所以尽管保时捷中国增设了技术部门,日后这个部门也将长期面临着与内部其他部门的反复博弈,也取决于保时捷管理层内部对中国市场给予的权重到底有多高。反映在产品层面,保时捷未必能够在短时间内针对中国市场做出改变。

裁员,缩减渠道,只不过是为保时捷在中国市场多争取一点改变的时间。

干货教程更多>>

定位中型SUV/配1.4T动力 捷达VS8预告视频发布 星动纪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 提雅执行与Newmo合作推出日本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美国对等关税暂缓期进入倒计时,各国谈判进展如何? 什么?又有新人要来造车了? 特斯拉FSD欧洲测试范围扩大至西班牙,监管审批成最大障碍 车主喊贵,险企叫亏,新能源车险为啥这么“纠结”? 带换电的全尺寸大6座SUV终于公布了内饰! 新零跑C11预售15.88万起,惊喜的配置,实在的价格 马自达RX-7继任车型确认继续搭载转子发动机,值得期待吗? 赛道霓虹下的百万里程碑:汉L载着中国汽车驶向“新向上” 宝马高翔:无论争议,纯粹驾驶乐趣永不妥协! 上汽奥迪A5L打出“预售26万元”,一汽奥迪该怎么定价? 全球首款超混旅行车,携超70项全系标配,海豹06DM-i旅行版仅10.98万元起 小鹏首款增程车曝光,大空间SUV要抢理想地盘? 买车有车企报销5千?这几款明星车型说:有 一汽-大众大众品牌2025上半年累计销量436,133辆,同比增长3.5% 乐道L90内饰官图!车身硕大,2+2+2座椅,7月10日到店开启预售 理想汽车“期中考”交卷:同环比均下滑!瓶颈已现,出路在哪? 2026款起亚赛图斯上市,9万级首搭座椅通风 不敢相信,特斯拉竟然开始打广告卖车 2025年7月购车优惠大合集,看看你有没有买贵了? 7.79万:合资SUV翻开底牌砸比亚迪场子 小米YU7为啥卖爆:在消费降级时代,做内容友好型产品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自称下单小米YU7:静候雷军早点交付 法拉第未来FX Super One亮相,全球首创智能系统发布 东风日产N7纯电轿车交付破万,开启首次OTA升级增加AI大模型、哨兵模式等 比亚迪电动大巴25台成功交付意大利,推动佛罗伦萨公共交通电动化 丰田RAV4超特斯拉Model Y,成全球最畅销车型 格雷希尔GripSeal即将亮相上海AMTS 2025,以快速连接技术赋能新能源汽车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