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技巧 > 干货教程 >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比亚迪提前坐稳2024新能源“一哥”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比亚迪提前坐稳2024新能源“一哥”

发布时间:2024-12-09 23:58:48

怎样才算是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车企?

和德国大众、日本丰田等全球行业巨头对比,仅靠耕耘大陆市场这一亩三分地的中国品牌,出了国门后远远谈不上“国际影响力”,特别是市场已经相对稳定的欧/美/日/韩。实际上,即便在本土市场,在合资品牌的严密封锁下,中国车企也始终突破不了15万元的价格封锁,而这仅仅3-4年前的事儿。

  

所以,中国车企要在全球市场站得稳,产销只是基础,最终还是要面对“走出国门”这一关。

  

根据比亚迪最新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继10月销量首次超过50万辆/月后,11月再次以“506,804辆/月,同比增长67.2%”的惊人成绩,刷新单月销量记录。结合2024年1-11月销量统计,比亚迪已然“提前且超额”完成年初定下的360万辆/年的销量目标(同比2023年增长20%),同时也是稳稳的2024年中国品牌年销量“一哥”。

  

而与国际同行对比我们也能发现,2024年手握“约400万辆/年”傲人成绩的比亚迪集团(加上未统计的12月),大概率会以中国品牌“一哥”的身份,超过福特/本田,强势杀入全球销量排行榜前五。而如果只看新能源车销量的话,2024年比亚迪也将超过特斯拉,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

简单点说就是,从年度销量这个角度来看,比亚迪已经稳稳具备德国大众、日本丰田、美国特斯拉这种全球一线大厂的硬实力。

在解决了“量”的问题后,比亚迪接下来要着手攻坚“国际影响力”的问题。

近年来,比亚迪不断加速海外业务布局,目前已进入全球99个国家及地区。当然,从市场横向对比我们也能发现,比亚迪出海时间相对较晚,相比已有目前成熟完整的海外经销体系的奇瑞、上汽有点“先天不足”,不过在11月份这“50万辆”的销量数据中,比亚迪单月出口量也超过了3万辆,和国内销量一样,比亚迪出口量也增长迅猛。

比亚迪11月海外销量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整车出口首次突破20万辆,接近2023年全年出口量;1-11月份累计出口量已经超过36万辆,预计2024年比亚迪全年出口量将达到40万辆,同比去年实现约60%的增长。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速,都是中国车企出海的第一梯队,而这无疑是比亚迪成长为国际巨头的底气所在。

  

更重要的是针对欧美日等汽车制造的发达国家,在以往一直是中国汽车出口的“禁地”。如今,比亚迪已将7款新能源车型推向欧洲20多个国家,动作不断,高频布局;同时,在日本媒体公布的“2023年日本电动汽车年度大赏”排名中,前三名分别是比亚迪海豚和Atto3成功拿下第一名和第三名;前不久泰国工厂火线竣工,比亚迪迎来全球第8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证明企业在海外产销一体建设上也走在了中国车企前列。

从这个角度来看,比亚迪已经初步实现对高价值市场的破局,而这对于中国车企形成“国际影响力”无疑至关重要。

当然,成为一家有国际影响力的车企,比亚迪要做的不仅仅是“蹦得高”,更要“站得稳”。

纵观过去3年比亚迪汽车的快速崛起,其实本质上依旧是消费者在用钱包投票。从8万块的秦PLUS,到百万级的仰望家族,除了产品本身的竞争力外,对比竞品的终端价格优势,更是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正如网友们戏称的那样:12万块的秦PLUS我得考虑考虑、对比对比,7.98万的秦PLUS,炸了我都夸你炸得响。

  

此前,一封有关比亚迪乘用车要求供应商降价10%的邮件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对此,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其社交媒体表示,“与供应商的年度议价是汽车行业的惯例,我们基于规模化大量采购,对供应商提出降价目标,非强制要求,大家可协商推进。”

  

站在厂商的视角,任何企业甭管有多薄利多销,都不可能做亏本买卖,这就需要车企作为“中间人”,统合上游供应链以及经销渠道,做成本最优规划,从而最大限度将实惠给到终端用户,而这就是比亚迪正在做的。

而对于供应商而言,一个动辄千万上亿的年度大订单,与甲方就价格问题进行沟通、博弈,可以说是业内“基本操作”。所谓“要求供应商降价”这个事之所以被广泛关注,并不是因为事情本身,仅仅是因为当事人是比亚迪而已。

换言之,如果换成任何一家其他车企,就是要求降价供应商50%,恐怕都不会掀起多大风浪。所谓人红是非多,车企也一样。

●写在最后:

数据不会说谎,比亚迪汽车的快速崛起说明,新能源汽车是真正能够满足用户期待的产品,不光是在中国市场,未来全球乘用车市场也必然朝着电气化、智能化的方向一路狂奔。而作为行业领导者之一,未来的比亚迪不光是民族的,同时也必将是世界的。

干货教程更多>>

定位中型SUV/配1.4T动力 捷达VS8预告视频发布 星动纪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 提雅执行与Newmo合作推出日本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美国对等关税暂缓期进入倒计时,各国谈判进展如何? 什么?又有新人要来造车了? 特斯拉FSD欧洲测试范围扩大至西班牙,监管审批成最大障碍 车主喊贵,险企叫亏,新能源车险为啥这么“纠结”? 带换电的全尺寸大6座SUV终于公布了内饰! 新零跑C11预售15.88万起,惊喜的配置,实在的价格 马自达RX-7继任车型确认继续搭载转子发动机,值得期待吗? 赛道霓虹下的百万里程碑:汉L载着中国汽车驶向“新向上” 宝马高翔:无论争议,纯粹驾驶乐趣永不妥协! 上汽奥迪A5L打出“预售26万元”,一汽奥迪该怎么定价? 全球首款超混旅行车,携超70项全系标配,海豹06DM-i旅行版仅10.98万元起 小鹏首款增程车曝光,大空间SUV要抢理想地盘? 买车有车企报销5千?这几款明星车型说:有 一汽-大众大众品牌2025上半年累计销量436,133辆,同比增长3.5% 乐道L90内饰官图!车身硕大,2+2+2座椅,7月10日到店开启预售 理想汽车“期中考”交卷:同环比均下滑!瓶颈已现,出路在哪? 2026款起亚赛图斯上市,9万级首搭座椅通风 不敢相信,特斯拉竟然开始打广告卖车 2025年7月购车优惠大合集,看看你有没有买贵了? 7.79万:合资SUV翻开底牌砸比亚迪场子 小米YU7为啥卖爆:在消费降级时代,做内容友好型产品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自称下单小米YU7:静候雷军早点交付 法拉第未来FX Super One亮相,全球首创智能系统发布 东风日产N7纯电轿车交付破万,开启首次OTA升级增加AI大模型、哨兵模式等 比亚迪电动大巴25台成功交付意大利,推动佛罗伦萨公共交通电动化 丰田RAV4超特斯拉Model Y,成全球最畅销车型 格雷希尔GripSeal即将亮相上海AMTS 2025,以快速连接技术赋能新能源汽车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