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广大股民都发现了,近期市场市场“炒新”再度火爆。机器人、固态电池、BC电池等新兴产业方向关注度急速提升,尤其是固态电池板块再度爆发,多次出现涨停板现象。正如那句名言: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显然,当前固态电池便是很多人心中下一个风口,成为资本热捧的对象。
确实,固态电池被业内视为锂电池的终极形态,被视为市场的颠覆者。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固态电池,但其究竟如何跌幅市场又是否值得期待呢?
市场颠覆者,固态电池值得期待
要说固态电池,必须要先弄清楚什么是固态电池,相比液体电池有哪些优势。
纵观当下市场,无论是手机或者电动车,采用的都是液体电池。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层薄薄的金属外壳里面存储着液体化学溶液,也就是电解质,通过内部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那固态电池呢?从命名上就可以看出,其采用锂、钠制成的玻璃化合物为传导物质,取代以往锂电池的电解液,大大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虽然只是一种形态上的改变,但却可以解决当下液态电池的所有“痛点”,难怪会被视为新能源市场的新革命。
首先,对于当前所有新能源车来说,“自燃”是头号大敌。究其原因,那便是电池内部出现电化学失控,导致电池内部温度骤升,最终引发电池的燃烧或爆炸。相比来说,固态材料比液态材料稳定,即便撞击变型,也不会漏液,不容易短路造成自燃,安全性更高了,解决当下“自燃”的最大痛点。
此外,因为是固体,其在低温时不易结冰、高温也不易蒸发,解决了冬天电动车续航严重衰减的问题,让电动车不适合东北这种言论彻底成为历史。
不止能够解决冬天续航衰减的问题,当电解质由液态变为固态之后,能够让正负极的材料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更适合的正负极材料能够大大的提升能力密度,也就是说一块固态电池续航最高可以是同级液态电池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也就是说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型,续航可以轻松突破1000KM甚至是2000KM,彻底解决续航焦虑。
此外,固态电池化学性能更稳定,循环充电6000次之后电池通量仍能保持80%以上,是现在三元锂电池寿命的8倍,不仅使用寿命大大延长,新能源保值率低的问题也可以得到很大的解决。
这并非口嗨,今年1月份,大众集团的电子子公司 PowerCo 确认全美固态电池“三驾马车之一”的量子景观的固态电池通过了1000次充电循环、50万公里耐久性测试,这是固态电池量产之路上的里程碑。
怎么样,看到这里大家都知道,一旦固态电池实现大规模量产和应用,那么新能源汽车在续航里程、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等关键性能指标都将得到显著提升,从而能够改变汽车行业的市场格局。
固态电池离我们有多远
既然固态电池如此出众,相信现在所有人都有一个问题,那便是什么时候可以大规模应用,从而改变市场格局。
现在还真有时间节点。从目前已知的消息来看,我们很有可能在2026年就能看到搭载固态电池的纯电动车型上市。为何我会这样说呢?先从国内厂家来看,当前比亚迪、上汽、奇瑞、广汽宣布将在2026年也将会与合作伙伴开始实现固态电池量产上车、而长安、小鹏则在2027年前后实现批量装车,最终实现量产。
不止国内车企,各大跨国车企同样提升了日程,比如丰田承诺将从2029-2038年大规模开始生产固态电池,大众汽车2025年建立固态电池量产生产线、宝马汽车将于2030年前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日产汽车将于2028年全固态装车量产。
综合大家的进度来看,基本上是2026年,就能装在车上跑了;2027年,全固态电池就能开始小批量生产了,到2030年,就能大规模装车使用了。毫无疑问,在这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往往量产越快,越容易能抢占市场先机。从目前各大车企给出的时间线,在固态电池这条技术上,中国汽车品牌依然走到了前列,未来值得我们期待!
固态电池是否值得等待?
固态电池优势我们说了,量产时间表也已经公布,那么对于现在的用户来说,是否值得等待呢?我的答案是保持关注,但不要盲目等待,尤其是近三年有购车计划的,完全不用把固态电池纳入考虑范围,毕竟科技在进步,生活还要继续。
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毕竟作为新技术,成本是最先考虑的地方。对于固态电池的成本,我们也查了一些数据,据了解2026年固态电池的成本预计在2元每瓦时左右,相比来说现在三元锂电池是0.46元、磷酸铁锂更便宜,只需要0.37元。也就是说固态电池的成本是三元里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四倍之上。我们按照一个100度的电池包价格就要在20万左右,这还不算封装成本和车企利润。显然,通过成本可以看出,首批采用固态电池的车型价格不菲,对普通消费者并不友好。
抛开成本之外,虽然现在各种号把固态电池说的天花乱坠,但真正量产之后,消费者接受程度也是个问题。就拿之前上汽通用大张旗鼓的推三缸发动机一样,无论说的多么天花乱坠,无论怎么营销来改变消费者对三缸发动机的负面印象,当真正大规模量产之后结果也大家也看到了,以英朗为代表的上汽通用五大车型全部大幅下滑,不得已从新换回四缸发动机,甚至上汽通用现在对三缸发动机已经闭口不谈。
此外,任何一个新事物从诞生到量产再到真正被消费者接受,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实当前大火的插混技术便是最好的证明,从2008年比亚迪便推出全球首款插混车型F3DM,彼时关于插混的优势相信人们就已经再提,如油耗低、动力强、静谧性出众等,但受到技术的限制,在当时并没有发挥出插混真正的实力。随着技术的提升以及油价的暴涨,2021年比亚迪推出的第四代DM-i再到第五代DM技术,终于迎来了爆发,这背后是整整13年的时间。
从插混技术的发展我们也可以窥探出,虽然固态电池优势十足,但初期固态电池在成本和性能上可能无法与成熟的液态电池竞争,因此,它需要一个逐步优化和提高的过程。
总的来说,对于固态电池而言,虽然从理论来讲对于当前新能源简直就是革命的存在,解决了目前新能源车型的所有痛点。但要说真正降低成本走进寻常百姓家,就需要时间和企业体系的力量来,而这可能需要花费数年的成本。也就是说,虽然两年内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可能性很高,但真正要市场大规模投入,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近期有买车规划的人来说,固态电池还是不等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