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分享 > 免费教学 > 捷豹XEL降至与帕萨特同价,为啥买的人还是不多?

捷豹XEL降至与帕萨特同价,为啥买的人还是不多?

发布时间:2024-11-13 09:30:49来源: 15210273549
对捷豹XE的记忆,最早出现在2015年,那时我还在读大学。
 
在校园里,看到了一台声浪非常高亢的捷豹XE。回去一查,才发现这是搭载3.0L V6机械增压发动机的捷豹XE,售价接近六十万元。
 
 
从那以后,每当我在路上看到捷豹XE,都会不由得感慨:“开这车的人,是真有钱啊!”
 
 
 
随后的几年里,捷豹XE的地位发生了一些变化。
 
2017年年底,奇瑞捷豹路虎推出国产版XEL;2024年年底,捷豹XEL的售价几乎与大众帕萨特持平。
 
 
指导价29.98万元的入门级车型,终端参考价14.99万起;指导价34.18万的顶配车型,终端参考价17.09万起。而即便终端价降低到如此地步,捷豹XEL的销量也可以用“一蹶不振”来形容。在十月份,这款车的全国销量近820辆。
 
 
 
其实,对于想要入门豪华车的年轻人来说,捷豹XEL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原因很简单,一是价格便宜,再一个就是捷豹XEL的整体产品力还是比较不错。
 
 
颜值,就是捷豹XEL的战斗力
 
如果你也厌倦了奔驰C级、宝马3系、奥迪A4L的颜值,那一定要看一下捷豹XEL。这款车虽然没有老大哥捷豹XJ那么雍容华贵,但不得不说,它在豪华B级轿车里面,算是比较有性格的。
 
 
相较于奔驰/宝马/奥迪三大品牌的B级车,我个人认为捷豹XEL更有气质。
 
它即便没有采用英系车经典的雪茄车身造型,但长车头短车尾、长前悬短后悬的造型,仍然保持了英伦车系的优雅感。
 
 
只是有一点,国产版的捷豹XEL,针对车身长度进行了加长处理。其整体长度达到了4778mm,但是它的宽度仅为1850mm。这样的长宽比例,我个人认为有一点点不协调,太过于细长。除此之外,我觉得这辆车的设计没啥毛病。
 
 
其实在目前的豪华B级轿车市场,我个人比较吃捷豹XEL和阿罗Giulia这两款车的颜值。
 
原因很简单,它们除了漂亮之外,还很有性格,而且造型足够经典。
 
 
其实说起来,这一代捷豹XE家族诞生至今已经有差不多十年的岁月了。但不得不说,英系车的设计真的很耐看,完全不惧怕时光的洗礼。如果现在把二十多年前的捷豹XJ8拿出来,其实它的颜值、它的设计,依然很能打。
 
 
 
空间够大够舒适,豪华品牌的感受确实不同
 
如果你买豪华B级轿车,想要体验排面,也想要体验舒适的话,那我肯定会更推荐捷豹XEL。
 
原因很简单,这款车的乘坐感受,的确很扎实。
 
 
 
首先,它的空间足够大。2935mm的轴距,在B级轿车中绝对是领先的;虽然纵置发动机侵占了一定的车内纵向空间,但我自己实测过,坐在它的第二排,我可以“瘫”得很舒服。
 

免费教学更多>>

福田卡文汽车新VAN乐福亮相,8.18万起售续航达460公里 FF第二品牌原型车,2025年1月5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亮相 比亚迪“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系统升级,全国开启CNOA功能 国产版轴距加长 全新宝马2系四门版将于2025年1月初上市 因Cybertruck销量疲软,特斯拉今年或难以实现销量增长目标 阿尔法·罗密欧新一代Stelvio SUV预告,春季亮相采用全新V形尾灯 鸿海集团6亿增资郑州富士康,发力新能源电池产业 Rivian已向亚马逊交付超过2万辆电动厢式车 小米SU7最新版本OTA推送:正式接入VLM视觉语言大模型 短短两个月,保时捷在国内车市召回了三次,发生了啥? 智能是电动汽车的专属?奔驰用行动证明“油电同智”可行性 本田、日产、三菱拟合并,500亿托拉斯剑指丰田、大众、比亚迪 新能源工厂投产 广汽本田新能源战略转型提速 上汽大众计划在2026年向国内市场投放三款全新车型,以期达到反攻的效果 准备好银子 多款MPV新车来袭 新款埃尔法/威尔法领衔 不缺钱的宁德时代为何要赴港上市 一汽丰田董修惠:物竞天择,老将迟暮? 比亚迪2025款汉系列城市领航智驾开启 现代新款中大型SUV曝光:取消V6,设计更方正,值得等? 韩日美“大战”!第五代胜达、锐界L、探陆拼油耗,谁能赢? 全新特斯拉Model Q要来了,或低至14万,续航500km以上,能火? 锁定年度销冠的4款车:秦PLUS家族卖疯了,帕萨特月销近2万辆 卖得最好的合资中型SUV之一,探索探岳的热销密码 比亚迪海豹07 DM-i,1.5升/1.5T插混动力,能买吗? 受缺陷调查影响,奥迪将召回超13万台车辆,本周五正式实施! 369包月?“宁王”再战换电赛道,这次能否一统江湖? 从高锐到袁小华,广汽本田的产品转型之路该如何走? 智能人机交互新物种:BMW首创全景iDrive即将在2025 CES 首发 小米SU7单周锁单破7K:坠坡事件传播推动明显 市场主导、技术驱动!中国汽车动力进入深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