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技巧 > 干货教程 > 理想「端到端+VLM」全量推送,把智驾又卷上了新高度

理想「端到端+VLM」全量推送,把智驾又卷上了新高度

发布时间:2024-10-29 20:47:15来源: 15210273549

上周,理想汽车官宣了一则重磅消息:全新一代双系统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端到端+VLM」,全量推送。

在智驾技术日新月异,各种版本的早鸟测试层出不穷的当下,「全量推送」4个字,显得弥足珍贵,尤其是这个消息紧接着理想第100万台交付。

这标志着理想汽⻋的智能驾驶,率先进入AI大模型时代,也意味着大规模的车主(超过30万台AD MAX车辆),用上了这个时代最前沿的技术。

端到端的系统,核心是基于优质驾驶数据和大模型,让机器学习像人一样思考、开车。

迈入「端到端+VLM」的阶段之后,理想智驾的场景覆盖率、舒适度和通行效率都有跃级式的提升。

按照30多万的车主规模来计算,这应该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向用户开放的端到端智驾版本。

理想这次全量推送的版本,基于整车OTA 6.4,智驾软件版本则是E2E-VLM V4.8.6。版本号中的第一个4,代表了是基于400万 clips 视频数据训练的版本。

Elon Musk曾经谈到数据规模对于端到端自动驾驶表现的影响:「用100万个视频训练,勉强够用;200万个,稍好一些;300万个,就会感到Wow(惊艳);到了1000万个,就变得难以置信了。」

而这次推送的400万Clips的版本,刚好跨过了Musk口中所说的令人惊艳的节点。

理想汽车从7月5日发布了第一个「端到端+VLM」的版本,7月30日开启千人内测,8月底开启万人公测。李想曾经在演讲中披露,「最快今年,最慢明年上半年」开启全量推送。

实际上,这次全量推送的日期甚至提前了不少。

这某种程度上也说明,「端到端+VLM」这套方法的能力增长超过预期。

理想汽车智能驾驶研发副总裁郎咸朋曾经说,「表面上端到端是一个大模型替代几个小的模型,实际上它是一个分水岭。从端到端开始,真正标志着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来做自动驾驶。」

一、行业首创架构,「端到端 + VLM」的迭代速度
伴随着「端到端+VLM」的全量推送,理想也公布了一些数据阐述这个新系统进化的速度:比如,从7月5日发布最早的鸟蛋版本开始,理想智驾团队做了30个研发版本的模型迭代。

将近3个半月时间,有30个研发版本迭代,意味着几乎每3天就有一个新版本。

而理想的千人内测和万人公测,采用了AB测试的方法,「模型架构优化」与「更多数据训练」同步进行。

(譬如在100万Clips规模的版本1.1.x版本上迭代1.2.x和2.1.x),同时探索模型架构和数据量增长带来的效果提升。

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理想智驾系统的MPI(平均接管里程)得到了大幅提升,期间用户平均接管里程翻了2.5倍。

理想曾经公布过E2E-VLM 1.0的MPI大概在12公里左右,也就说现在的平均MPI提升到了接近30公里。

目前,理想可用于智驾训练的用户里程数已经超过25亿公里,这个数字到年底将增长到30亿公里;当前有5.39 EFlops的云端训练算力储备,到年底将达到8 EFlops。

这些数据都说明了,目前这套系统的迭代速度和能力增长非常快,并且后续提升的空间依然非常巨大。

高速迭代的智能驾驶也给理想卖车带来了直接的收益:

自5月门店试驾车升级无图NOA功能以来,NOA试驾率翻倍增长;
AD Max定单比例也显著增长;
10月,30万元以上车型AD Max定单占比达到70%。
二、理想最新智驾,实际体验如何?
在过去几个月里,HiEV大蒜粒车研所的编辑也分别体验了理想「端到端 +VLM」的多个版本,包括8月初的E2E-VLM 1.0,以及10月的4.8.6和5.1。

从最初在北京顺义理想总部附近的路线体验,当时端到端还是初出茅庐,偶有惊喜。

到后续,在海南、上海以及江苏驾驶,可以说现版本的E2E-VLM已经能够应对日常城市驾驶中的绝大部分场景,单次行程的NOA覆盖率基本上能达到90%以上,甚至95%以上。

总体来说,「端到端+VLM」最直观的感受是:

它对于时机和速度的控制变得更加精准;
规划路径的灵活性非常高,不机械;
横纵向的控制更加丝滑。
这尤其体现在一些复杂大路口和博弈场景:

大路口左拐的路径更加合理,并且会根据车流选择通过的时机和路线;
路边右侧有停车时,即使在后方有车流的情况下,绕行的提前量和时机非常灵活,窄路下甚至会稍稍借用对向车道绕行;
甚至高速场景下也有变化,比如下匝道时,不再按之前固定2公里提前向外变道,而是很灵活地选择通行效率更高的点位。

干货教程更多>>

【何小鹏:小鹏X键支持自定义“Say Hi”功能下季度回归】 三星Galaxy A26 5G手机曝光:25W有线充电、支持双卡双待 广汽将成立子公司与华为合作,首款车型将颠覆市场,售价30万以上 埃安UT 480亿公里零自燃验证证的弹匣电池,全能安全更抗打 直播间搬进田间地头 00后网购年货热衷“混搭” 三款纯电小车近期上市,海豚、萤火虫领衔,都是代步好选择 仰望U8重磅OTA:城市领航开全国 新增暴力模式 丰田这次要掀桌子,15万级纯电SUV,带激光雷达+大模型智驾 累计销量55万辆,红旗H5缘何成为国产B级车标杆? 2025年1月,这20款新车已经开始降价 2024车市盘点:沃尔沃全年下滑8%,新能源车型遭冷落,危机重重 寒假带娃不再慌!大空间、强动力、高安全,瑞虎8L助你安心出行 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博世电动辅助自行车系统事业部推出数字防盗系统,为电动自行车电池安全护航 AI赋能后,吉利能否一路狂飙? 东风纳米01新年钜惠:旧车置换享最高5万元补贴 小米申请注册多个“U系”商标,或为新车命名铺路 赛力斯问界M9销量突破15万,稳居50万以上车型销量榜首 马威科技获超亿融资 电驱动技术领先全球 保时捷公布新款911CarreraS官图:外观和动力均有更新 贾跃亭新动态:时隔8年再推新车,首款MPV揭晓 坦克500Hi4-Z基于用户场景需求,将开发更多架构和产品 快充vs换电:小鹏与大众新合作背后的战略意义 想买车的可以出手了,五款重磅新车来袭,谁能成为新年的开门红? 迈向500万!比亚迪的制胜密码是“人才+技术” 同等预算,价值体验翻倍,埃安UT会是10万级全能王? 特斯拉: 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竣工 并开始试生产 2024年度“成绩单”出炉:比亚迪蝉联销冠 多家车企创新高 3万!丰田全新代步车终于来了,搭1.2L动力+四门4座,百公里油耗 众人拾柴守望相助 奔驰、宝马、长城等车企出资出力驰援地震灾区 AI“造物主”:谷歌招兵买马打造“世界模型”模拟真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