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华人诺奖得主也是史上最年轻的诺奖得主之一,李政道美国时间8月4日凌晨在旧金山家中去世,享年98岁。他晚年不曾跨越太平洋回归故土,却常常亲笔致信,并由他的大学校友、长子李中清代为来华宣读。在其中一封信中,他自言:“不觉之间,已经95岁了。自觉身体尚可,日常散步强体,闲暇时光,亦喜欢临摹或写生。”
可知这位物理学家一生跨越科艺,90多岁还喜欢画画,并时有创作。而他的儿子李中清则没有子承父业,是一位人文社科领域的教授。从理还是从文,似乎一直是学生与家长从小开始设置的“议题”,从大师身上可以学到什么呢?
事实上,李政道小学和中学都因战乱辍学,23岁却成为“神童博士”。李中清回忆,他的父亲从事物理学其实是很偶然的。那个时候正值抗日战争,还在读小学的李政道被迫“无书可读”。某天遇到敌机轰炸,他跟着大家躲在防空洞里,有人遗留下一本物理教材。年幼的李政道正巧看到,随手翻看,便激发了他对物理学的兴趣。
生于上海的苏州人李政道,尽管中学也未能顺利读完,却能在高考中考入浙江大学,可见其天赋异禀。大二那年,大学又因战乱停课,李政道辗转进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并毛遂自荐,跟随吴大猷教授学习。结束大二学习后,年仅20岁的李政道被导师推荐赴美深造。他虽未大学毕业,但还是通过重重考核,被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录取。入校第三年,他便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其后,便是在而立之年,拿下一座诺贝尔物理学奖。
与父亲文理不同道,长子李中清虽然也是攻读美国芝加哥大学,却是一位历史学博士。他是社会科学史研究的倡导者,也是将社会科学的计量方法应用于分析历史数据的先行者。他和研究组把历史和当代的档案资料、社会调查、家谱、碑铭及口述历史联系起来,创立了从18世纪一直延伸到21世纪的大规模个体数据资料,在世界上数一数二。
今年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人家庭教育启示录》作者之一洪彦龙博士认为,李政道继承了他父亲的教育理念,并不是“望女成凤、望子成龙”型的家长,而是对孩子的发展抱着宽和的心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从李政道自身看,自1949年发表第一篇论文,到2011年从哥伦比亚大学荣退,他累计发表论文321篇。但他爱看的绝对不止于物理书。在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有一间“大师书房”。人们发现,按图书目录学来划分,李政道的藏书覆盖了21个学科,只有交通运输1个学科不在他的书架上。
这些捐赠到交大的1899册珍贵藏书,主要来自李政道位于美国和中国的办公室、沪上宛平路李府旧居、北京大学燕南园旧居等。李政道藏书的出版时间跨越20世纪30年代至21世纪, O(数理科学和化学)、K(历史、地理)、J(艺术)、I(文学)和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藏书较多,占全部藏书册数的80%左右。其中,800余册含有李政道手写笔记、签名、夹页等。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李政道偏爱传记类与中国史类图书,从牛顿、爱因斯坦、秦始皇、束星北等名人传记,到《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二十四史》等中国历史典籍,这些都在他的藏书目录中。虽常居海外,仍挂念祖国,逾六成藏书为中文图书。所有中文藏书题名中,“中国”一词也词频最高。
不难发现,如果说李政道拥有多元天资,首先选择物理成为终身专业或有偶尔性,那么他的儿子首选史学并终身研究,则有一定必然性。李政道的身上,验证着“文理不分家”“科艺相融合”的理念;而李中清的身上,依然可以呈现耳濡目染之下的家教家风。
如果对孩子的文理志趣和走向,还没有明确的导向或答案,不妨像这对父子一样顺其自然,听从于本心、遵循于本性,而不是人云亦云、急功近利,甚至受“别人家孩子”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水到渠成走上最适合自己的成才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