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高考成绩揭晓,全国千万考生又进入填报志愿的时间。到底如何选城市,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一般来说,那些经济实力突出、高校资源多的城市自然成为首选。而这类城市,基本上就是以直辖市、省会城市为主要代表的一二线城市。
但实际上,在这些“标准答案”之外,也还有一些能级不是那么高,但高校资源相对丰富并兼顾一定经济实力的普通地级市。它们同样是考生不错的选择。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它们到底都有谁?高考选城市,到底要注意什么?
这些“普通”地级市并不普通
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6月2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117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868所,含本科学校1308所、高职(专科)学校1560所;成人高等学校249所。
它们的分布与通常的城市等级的划分,有着明显的强弱对应关系。一个普遍的规律是,城市能级越高,高校资源实力往往也就越强。
如大学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为:北京、广州、武汉、郑州、重庆、上海、西安、成都、长沙、天津。这十座城市的高校数量超过700所,接近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它们的在校大学生数量也多在百万级——超过不少城市的常住人口。
这些城市的构成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都是直辖市、省会城市,并且GDP也大多居全国前十。甚至,从城市级别看,除了郑州、长沙,都是副省级及以上的城市。由此足以可见,高校资源与城市能级、经济实力的紧密联系。
但在这些头部城市之外,还有一些能级并不是那么突出的城市,高校资源其实也不错。
“最牛地级市”苏州。
这里面,经济上有着“最牛地级市”之称的苏州表现最为突出,高校数量达到了25所,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非省会普通地级市中,能够拥有超过20所高校的城市。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高校数量在10所以上的普通地级市,还有泉州、保定、潍坊、烟台、湘潭、无锡、咸阳、桂林、廊坊、唐山、徐州、常州、赣州、衡阳、绵阳、温州等。
不难发现,这些城市,虽然是普通地级市,但它们的经济实力和地位,很多也并不“普通”。
如泉州、烟台、无锡、常州,已是GDP万亿级城市。尤其是无锡,2023年的GDP超过了1.5万亿,排名全国第14,居长沙、郑州、福州、济南、合肥等多座省会城市之前。
其余还有一些城市的经济总量虽然不及万亿,但也已向万亿城市发起冲刺。如唐山2023年的GDP超过了9000亿,徐州、温州在8500亿以上。其中,唐山、徐州都提出到2025年GDP突破1万亿元;温州则明确,到2025年,力争GDP过万亿、常住人口超千万、财政收入超千亿。
还有一些城市,近年来则被“委以重任”,城市地位明显升级。如桂林、赣州、衡阳、绵阳等都被明确为是所在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可以看出,这些大学实力相对突出的普通地级市,其实也是同类别城市中,综合实力上的佼佼者。由此,它们也可以说是一二线城市之外,值得高考生重点关注的城市。
还有一座城市比较特殊,那就是珠海。其大学数量也超过了10所,甚至不乏一些985、211名校。不过,它们基本上都是其他地区名校的分校区,以及民办、独立学院,尚缺乏自主创立的高水平本科院校。
一些城市正在充实高校资源
其实,高校资源的多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大家眼中的高等教育强市,既包括了大学数量,也还包括大学的质量,甚至也默认是建立在一定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之上。
比如,拥有兰州大学这一985高校,且本科高校数量占高校总量较大的兰州,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上的相对滞后,却很难被看作是高校强市,不仅对考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甚至还面临高校人才流失的问题。
这是因为,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和高校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前者为后者提供必要的发展资源、政策支持,后者为前者提供发展所需的人才、创新支撑,以实现“双向赋能”。反之,亦然。
在此角度看,一些能级和经济发展水平没那么亮眼的城市有着相对充足的高校资源,也有一些城市的高校资源还不匹配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这里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深圳。根据最新消息,随着不久前教育部正式批复设立深圳理工大学,深圳的高校数量已达到17所。但是,这一数量与深圳作为全国经济总量“第三城”的地位,还是有着非常明显的反差。
当然,由于经济实力突出,深圳有着充足的资源去弥补高教短板。如近10年,深圳新建高校就达9所之多,且有44个学科进入ESI(ESI前1%学科指在全球范围内,某一学科领域内被引用次数排在前1%以内,代表了该学科高水平研究实力)排名前1%。
此外,GDP万亿城市中,佛山、东莞、南通等本科高校仍不足5所,高校资源的短板可谓尤其突出。但这些经济强市的好处是,由于经济实力突出,本身有较强的人才吸引力,可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才自主培育不足的尴尬。
不过,要增强城市的创新动能,高教短板始终是经济强市们不容回避的一关。所以,加快新建或引入高校的步伐,已是这些城市的共同行动。
如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宣布将于今年9月开始招生,佛山在有了第一所大学——佛山大学之外,还引进了广东财经大学佛山校区、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等。
如今的城市要“抢人”更要“留人”
高校资源对如今的城市来讲,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即“抢人”。很大程度上说,大学就是城市“抢人”的一个平台,而高考生填志愿、选城市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次全国范围的人才资源的分配。那些拥有丰富且高质量的高校资源的城市,也即大学多、好大学多的城市,自然就站在了这种分配链条的顶端。
不过,高考生选学校和城市,仍只是人才的“第一次分配”。毕业生找工作、选城市,才是人才更重要的“二次分配”。在此意义上,拥有突出高校资源优势的城市,要确保自己培养的人才能够留下来,才能够“笑到最后”。
事实上,过去几年,诸如武汉、西安、南京等一批高教强市,都将提升人才留存率放在突出地位。如统计显示,经过多方面的持续发力,留武汉的高校毕业生已由2016年的42.18%上升到2021年的65.12%,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可以说,在当前总体人口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尽可能地将大学毕业生留下来,已越来越成为不少城市“抢人”的重点努力方向。
这一点,对于考生填报志愿其实是有启示的。如何选专业、选大学、选城市,这三者到底如何排序,近年来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讨论乃至争论,应该说都各有各的道理。但是,有一点不应该被忽视,那就是不管是专业、大学,还是城市,其实都是一个“开放”的选择系统,而并不是一次性选择。
道理很简单,专业选择与未来的个人职业选择,其实并不完全重合。而在内陆城市上大学的高考生,完全可以在毕业后去往东部沿海地区就业;同样的,一个在东部沿海上大学的高考生,也可以在毕业后选择前往内陆城市就业。
正是在这种动态、多元化的选择中,个人可以通过在不同的岗位、城市的体验和比较之上,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也找到自己的“理想之城”。也正因为人才是有选择的、是流动的,才让每一座城市都能树立更强的人才竞争意识,更加重视引人、留人,而不曾止息的城市间的人才流动和竞争,又未尝不是城市发展活力的一种来源。
在此意义上,对于高考志愿填报环节的“选城市”,考生们与其过于拘泥于外在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不妨多一些尊重内心的“超脱”。毕竟,城市是多元的,志愿填报也仅仅是一次选择而已,多一些开放性,或许会看到更多更辽阔的风景。